Thursday, March 01, 2012

論攝影——《攝影的精神》

《攝影的精神:攝影如何改變我們的世界》

作者:Gerry Badger
出版社:大家出版社



這些年,走到街上,不難發現人人手中都握著一部照相機,或專業進階,或便捷袖珍。相機是最顯而易見的現代工具之一,普及程度一點不輸電腦與手機,呃,又或者該說,相機、電腦、手機的關係早已變得密不可分。全賴器材(智慧手機、單鏡反光相機)的普及化,攝影早已變成一種大眾文化。事實上,這流行文化並不流於都市生活興趣,背後隱含的,是一種關乎「攝影式觀看(photographic seeing)」的的文化,甚至倫理。攝影為現代人灌輸一種嶄新的視覺符號(visual code),並大幅度地改變我們對於「什麼是真實」、「什麼是美」、「什麼值得仔細察看」或是「什麼是我們有權觀察的」等想法。

拍照的理由有許多。有攝影者以照片為特殊節日凝住片刻光影、記錄兒女成長歷程、表達自己的世界觀,又或用作影響他人對世界的看法。與此同時,照片本身也是個人記憶的抽屜、歷史文檔、政治宣傳品、色情作品,又或藝術品。「鏡頭不會說謊」——有人一直將照片等同事實,將照片與歷史相互比擬,然而我們也不能忽略,攝影也可以扮演虛構創作、隱喻或詩歌的角色。攝影屬於這一瞬間,同時隱喻過去;攝影可以是單純的實用主義,也可以表現絢幻的夢境。要理解攝影,我們得先明白攝影媒材目的之莫衷一是。倘若只討論單一的攝影敘事,其實毫無意義。而攝影的多種敘事框架(narrative),正是本書作者Gerry Badger所要呈現的。

作者Gerry Badger為舉世馳名的藝術評論者及攝影史學家。他將全書分為六大章,以宏大又清晰的方向,收編彙整攝影史中的關鍵事件、重要人物與經典影像。書中不僅可看到大量大師級作品與解說,同時更探討了攝影的各種本質與重大問題,例如︰攝影與藝術之間的縫隙、攝影與真實性的關係,以及也許最重要的:攝影如何從過去到現在影響人類生活?親身踏入攝影歷史,我們才得以發現,原來許多今日我們還在爭論、關乎攝影本質的觀念,在時間輻線的另一端中早已度過更激烈的論戰。

以攝影的藝術性為例,德國哲學家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在其1936年著作《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就指出,在機械複製時代(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之前,所有的藝術作品都帶有靈光(aura)。所謂靈光,強調的是作品的「原真性」(authenticity),而這恰恰跟傳統社會的儀式(ritual)扯上關係。然而,班雅明批評,在機械複製時代降臨後,藝術作品經過大量生產後,已遺失其原真性,靈光消逝,藝術作品於宗教上的價值也因而褪色。而機械複製時代的攝影工業發展,一方面令攝影的靈光及藝術光環逐漸消去,另一方面卻讓這一門原本毫無社會用途的純粹藝術,提供了特殊的社會功能。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在其著作《論攝影》所言,攝影是「一種社會儀式,一種防禦焦慮的方法,一種權力工具」,正好呼應班雅明的論述。

當攝影被賦予社會功能,而非單純從美學角度被審視的藝術作品時,關乎其真實性、中立性的爭論也必然被牽起。作者Gerry Badger在書中如此寫道:「攝影是一種再現事物的工具……我們認為攝影包含了這個世界,而我們詮釋攝影的方式也極其接近我們對世界的詮釋,雖不儘然相同。攝影創造了我們與世界的對話,但這個對話卻從不中立……而即使相機本身、甚至攝影者本身是中立的,觀者也從不中立。」至於蘇珊.桑塔格甚至直截了當地點出照片中世界觀的虛幻:「照片隱含「我們瞭解世界」的意思,但如果我們接受這個世界就像相機所記錄的一樣,這正好是「瞭解」的相反,因為「瞭解」的一切可能性都發根於說「不」的能力。」或許這樣說,快門所攝下的固然是真實,但這真實不過是所有真實的一部分,當中無可避免地牽涉的篩選和刪減(inclusion and exclusion)。「攝影從來只是現實的再現(re-presentation),並非現實本身。」借助講述攝影的歷史與精神,Gerry Badger表達了攝影與歷史的相通:看似客觀,實質不然。

若從宏觀,攝影創造了非凡的作品,也是模塑當代文明形塑神話、禮儀規範(social norm)的重大力量。然而在本質上,攝影其實也只是將相機對著世界某處,然後按下快門。Gerry Badger引述、當代偉大攝影家沃克.伊凡斯(Walker Evans)之言,恰好為全書總結:「絕大多數攝影作品背後的驅力,是『辨識與誇大的簡單欲望』。」


刊於《明日風尚MING》二月刊 New Books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webpage tracking stats
PlayStation 2 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