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22, 2013

大直路與急轉彎——香港電視交叉點



文 x 阿果   http://www.facebook.com/ahfruit
明報星期日生活 2013-12-22

實不相暪,周五黃昏之前,這篇文章寫的,是全城(黃子華除外)關注的《萬千星輝頒獎典禮》。頒獎禮舉行之前,我曾經用專家口吻說,這次雖然沒有「萬千熄機」,但畢竟發牌事件過去不久,加上無綫形象直插谷底, 普羅大眾繼續冷待TVB,掩臉不看這場星光熠熠的小圈子遊戲,應是理所當然。

結果,當晚我(跟張智霖和TVB Fun 的廣大選民一樣)跌碎了幾副眼鏡。作為電視迷,我本想在此鄭重寫上頒獎禮的三點啟示:一、流行文化暗流洶湧,觀眾心情難以觸摸, 所謂的專家評論, 有時很「流」,不必理會。二、香港人對TVB 的感情,深入骨髓,直插肺腑;熄機能靠一時衝動,但絕不能直到永遠。三、電視文化根深柢固,香港百姓可以接受家徒四壁,但前提是有電視作發聲牆紙。綜合以上,我打算在文章末段蓋棺總結:港人不可不看電視,無綫不可不繼續壟斷,香港電視媒介的前路,明顯會是一條漫無邊際、毫無起伏的大直路,三個字,無彎轉。

不過周五以後,這篇盡是「當然」、忙於「總結」、探討「直路」的文章,注定要轉彎。

「有彎轉」與港視續前緣

事緣王維基召開記者會,向普羅大眾公布他口中「比較risky」的Plan B——明年七一,香港電視將以網絡平台及流動電視方式開台,屆時你我只要將接收器接通手機、電腦或電視,即可免費收看港視3 至5條頻道,與廖啟智、郭鋒和陳安瑩再續前緣。瞥見王維基掛起招牌笑容,扮show girl示範如何用手機睇電視,我微笑、開眼,因為香港電視媒介的前路,終於可能「有彎轉」。

何謂「轉彎」?回溯普及媒介歷史,電視的發展一日千里——大部分時間,它踏上高速公路,飛快奔馳,不斷擴張;然而根據傳播學者分析,這數十年來,直路以外,至少出現過兩個大彎。

美國電視兩次重要發展

先用美國例子。第一個彎,在一九七○年代初(美國時間)。此前二十年,電視市場乃類比地面電視的天下(如ABC、CBS電視台),這些無線電視台,頻譜和頻道有限,俱受限制,但基於其廣播性質(普羅百姓安坐家中,便能免費收看),一直深受大眾歡迎。也因此,電視台在編排、製作節目時,亦多遵照大眾口味,度身訂造——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啟迪思維、發揚創意這些偉大任務全部拋諸腦後,只需用最穩陣的內容(如肥皂劇),留住大部分的觀眾。

直至電視媒介轉入了第一個彎——有線電視興起。當時隨着廣播政策改變,美國的有線電視台,收視及影響,皆日漸增長。有線電視頻道多,提供的選擇亦因應增加,而其需要收費的性質亦令電視台得以對創作採取更寬容的態度—— 不用取悅「大眾」,反可炮製一些質素高、題材偏門的作品,吸引中產階級、教育水準較高的觀眾注意,從而游說廣告客戶「目標觀眾喺晒度」,大賣廣告,賺取收入。轉彎以後,無線電視的領導地位受到威脅,針對niche market 的有線電視大行其道,電視市場從此進入戰國時代。

第二個彎,出現在二十多年後。一九九○年代末,科技進步,促使媒體數碼化,於是電視媒介由以往的傳統廣播媒介,搖身一變成為美國學者Michael Curtin 口中的matrix media——於是電視台一邊揮動數碼廣播的旗幟,矢志令觀眾看到更靚(高清)、更多(頻道選擇)的電視,一邊善用剛崛起的新媒體,為節目做發行、推廣,跟觀眾大玩互動。在新的媒體環境下,電視台面臨更劇烈的競爭,亦因此創作更多高質素的節目——不然如何在高手林立的網絡年代生存?

媒介形態改生態未變

翻開歷史,美國電視轉了兩個彎,那香港又如何?電視媒介的「彎位」,既因科技發展促成,又與社會文化、政府政策、市場等因素,息息相關。亦因如此,香港電視媒介儘管於運作模式上跟美國近似(一樣商業大過天),但發展步伐卻跟美國大相逕庭——拜技術演進所賜,我們在一九六七年開始與無綫電視交往,感情深厚;我們於一九九三年認識了有線電視(及一眾美女新聞主播);最近幾年,我們集體更換高清電視機,扔掉舊式錄影機,逐漸習慣使用手機、網絡,或重溫教主金句,或將Chilam 的「義氣仔女」論一睇再睇。乍看來,即使中間有時差,但香港的電視媒介,確有如美國一樣,有轉過彎。

但實情呢?由大牛龜到Plasma 電視到智能手機,由雪花到殘影到高清,香港電視媒介於技術上轉了一大個彎。然而,有別於美國電視市場因科技轉變而令電視節目選擇更多、質素更高,香港人轉了幾個彎,眼前依然是原封不動的三色標誌。有線電視及now TV 有過豐功偉績,但近年影響力逐漸縮小;踏入網絡年代,全港最多人收看的網絡電視,是myTV;地鐵乘客眼前手機屏幕所播放的,仍舊是吳啟華的(不變)臉孔和岑麗香的(不變)演技……媒介形態改變了,但媒體生態,卻是五十年不變,如王維基在記者會所說,香港人可以享受免費電視,卻不可以享受選擇電視的自由。

電視革命還看市民抉擇

周五傍晚客串show girl 的王維基之所以令我微笑、開眼,全因港視進軍流動電視的舉動,雖危機四伏(多謝樂小姐、珍姐、Sandy,令香港人對TVB 有入骨的感情),卻可能令香港電視媒介轉一個真正的「彎」——它絕對不會推翻TVB 霸業(正如美國有線電視的例子),但新選擇的存在,卻不單可令香港人轉變習慣,改用(更)大mon 的手機,時刻低頭煲劇,更能令電視媒介出現真正的競爭,使普羅觀眾、廣告客戶,重獲自由去選擇自己的心水。這場勢將香港電視媒體由1.0 帶到(真正的)2.0 的大戰,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當然,電視革命的發生,既有賴科技,亦要文化支持。如文首的專家所言,香港人與TVB 切肉不離皮,而由TVB 負責播種的本地電視文化,同樣根深柢固。要扭轉局面,可以一時,很難一世。立足交叉點上,香港電視媒介的「彎」能否轉得成,還看廣大市民如何抉擇——它會繼續盛載萬千星輝,在毫無起伏的大直路龜速慢行?抑或在最壞的時候急轉彎,開展另一段路?

我們有得揀。

Monday, December 16, 2013

路姆西,又來「全城熱話」



作為香港人,我素來熱中緊貼全城,追捧熱話,對於「全城熱話」這四個大字,異常敏感。這個星期,「路姆西」一掉成名,步離(母親)睡房,登上頭版,衝出廣東,直奔世界(或由世界各地的宜家分店直奔回港)。一隻毫不起眼的狼形公仔,竟能夠引來老人(李柱銘)、嬰兒(黃夏蕙)和同類(梁振英)爭相關注,這宗來得快(但會去得更快)的熱話,注定令我頭皮發麻,內心翻滾,皮膚和心情一同敏感。

頭痕,可能因為熱話太熱。用WiseNews搜索,過去七天,單計香港的中文報刊,有關「路姆西」的文章,便有多達230篇。若再算上網上的七嘴和八舌,這個星期,根本所有人都在談論「路姆西」。逐一細讀這些文章,我發現不同人提出了許多問題,範疇廣泛,當中包括——語文(為何Lufsig會譯作路姆西?)、文學(格林兄弟是否知道豺狼改邪歸正了?)、心理(特首桌上的路姆西雙腿分叉,是否代表不情不願?)、物理(雞蛋、汽油彈、路姆西,哪個掟人最傷?)、道德(我很肯定兒子想要隻路姆西,點╳算?)、倫理(我在母親面前提起路姆西,還算孝子嗎?),當然,還有大家爭着問的一百萬題目——香港人向來憎恨豺狼,孝順母親,為何「路姆西」會走紅?

 為何會走紅?

翻開各大報章,這條問題的大路答案,明顯是綜合學者意見、民調結果而得出的「反映港人討厭梁振英情緒高漲」。我向來仰慕學者,尊重民意,對這個答案,當然沒有異議。然而這幾天在facebook,我除了瞥見向來關心政治(及梁振英闔家健康情况)的朋友與狼同桌,蜂擁合照,還訝然發現許多一直少理時事、多談風月的年輕人,每日到宜家分店巡視,更新豺狼蹤影,甚至發動團購,從新加坡引狼遠道入室……我很肯定,報章頭版刊出的「反映倒梁群情洶湧」,不是問題的唯一答案。

 路姆西為何成為「全城熱話」?這條問題,至少有3個可能答案。

一、它是抗爭工具——學者和民調當然沒有錯。「路姆西」之所以受全民追捧,畢竟全因示威者「創意無限」,在諮詢會上用以表態,反對特首倒行逆施、政府與民為敵。作為抗爭工具的「路姆西」大受歡迎,火速售罄,反常現象被解讀成群眾對梁振英的情緒反映,絕對合情,相當合理。

香港人從來不是斯文人,我們失落(九千萬)頭獎會踹地,錯過巴士會爆粗。只不過限於常識、囿於教育,身處公開場合的香港人向來少放肆,多扮乖,呼籲敵人下地獄、詛咒全家齊覆沒等越軌行為,當然敢想不敢做,可免則免。而「路姆西」的出現,正好讓「斯文扮乖」的香港人自欺欺人,用最溫柔的方法(輕輕一掉,甚至單純吊起),發放最狠毒的信息。當然,有人會怪責這種所謂抗爭不過是自娛,功效成疑,但無可否認,「邊笑邊罵」確實是刻下港人最習慣的「抗爭方式」。

 粗口禁忌與追趕潮流

二、它是禁忌——講粗口是社會禁忌,不用多費唇舌解釋,只要問問林老師、陳淨心和鍾樹根,大家便可知一二。而傳統社會既教導大眾,孝順父母、疼惜家人乃人生首要任務,將他人母親的隱私掛在口邊、暴露人前,自然屬粗口之中的粗口、禁忌之中的禁忌;罔顧社會戒條、漠視骨肉之親,隨意吐出那四個大字的,自然被視為粗人之中的粗人。

但凡人總有情緒,要發泄不滿,又要粗中帶幼,怎麼辦?香港人的方法是大玩諧音——於是我們愛吃粉腸鹵味,喝大杯裝檸樂;閒時愛吹奏小型喇叭,跟童軍齊跳彈牀,學農民調理土產;時刻質疑仇人何以思考,告誡後人不再拖延……為的,就是留守社會設下的道德界線之內,發泄情緒。「路姆西」公仔,不過是又一個典型港式粗口諧音遊戲,群眾貪新鮮,多玩幾次,順理成章,不必驚訝。

三、它是潮流——最近幾年,因着新舊媒體互為影響、同時發功,「全城熱話」的出現,愈見頻密。「熱話」之所以發燙,大多拜新媒體所賜,因為平民的一張照片(如遠在青衣的黃鴨)、一段短片(如十四巴港女),火速蔓延。接着,舊媒體掌握網絡脈搏,着緊市場眼球,遂將網上民情,轉化成公眾議題(不管它是否重要),終於令全城關注,人人熱論。愈來愈多人留意,於是環顧網上,更多現象、創作,又或爭議,因而衍生。

「路姆西」的熱潮,明顯也是順應這種趨勢而來。大眾之所以蜂擁而上,四出搜購,除了因為要參與社會抗爭(極少數)、排解禁忌鬱悶(少數),更可能單純因為追趕潮流——當「路姆西」成為「全城熱話」,人人趕着與之合照,上載社交平台,其他人便如照鏡般急欲模仿,於是誓不執輸,或排隊或淘寶,非要加入這股熱潮不可。花費唇舌考究動機,分析民情,這231人大概都過分認真。

 熱話太熱 周期亦短

不過也無傷大雅。這些由新媒體點火,舊媒體煽風而起的「全城熱話」,注定燒不了多久。在新的媒體運作邏輯之下,所謂熱話,溫度雖高,周期亦短,來得快,往往去得更快。這星期「路姆西」成為全城焦點,人人爭着搶購,那又如何?過兩個星期,又有新的潮流,一湧而至,可愛的豺狼從此藏於抽屜,不見天日。不信?不如找找身邊朋友的facebook,還有人用Bitstrips製作公仔表達情緒嗎?還有人的大頭照內有黃鴨蹤影嗎?

周中YouTube公布2013年度香港熱門影片排行榜,10段短片(好的,《警界線》並不短),全部看過,但印象開始模糊。熱話炒得太熱,潮流流得太快,是這個時代的特色。但作為香港人,頭皮發癢得太密,心情翻滾得太多,終歸有點累。

臨近年尾,天色陰沉,但願這只是一時牢騷。


刊於20131215.明報星期日生活.果欄

Sunday, December 01, 2013

孩子的目標



 早兩天乘火車,身旁的大書包小學生,正在迷頭迷腦地轉珠。我沒有智能手機,唯有轉動眼珠,抬起頭,看看車廂屏幕。那是一個頗有意思的廣告:熒幕先出現一顆皮球,在球場、街道、走廊、家門前,翻滾彈跳,就像向四周的孩子揮手示好。孩子窺視鐵閘縫隙,攀上露台欄柵,只為見皮球一面。然後,「他要練琴呀!」「你做咗功課未?」孩子身後突然傳來父母的喊聲,就只好扁嘴,垂頭,轉身,告別皮球。這時,熒幕閃出宣傳字句:「不要忽視兒童遊戲的權利。」原來,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最新廣告。


 這個廣告,跨階層(孩子有住太古城的,也有住彩虹邨)、夠地道(皮球紅白相間,令人聯想起陳年西瓜波)、富電影感(淒冷的琴音應記一功),我很喜歡。於是連忙轉告朋友,叫他們也看看。結果,朋友甲說,幾幸福吖,別的孩子要掙脫饑荒、戰火、疾病,香港的小朋友都只是要求一小時玩樂時間。至於朋友乙卻看到失去了的半杯水:唉,落後國家的孩子就算窮,至少可以自由地玩,香港的小孩物資充裕,卻富得只缺乏自由。聽完迥然不同的回應,我倒想舉手發問:我們的下一代,其實幸不幸福?

 下一代幸福嗎?

 這個星期,翻開報紙,主人翁的答案,呼之欲出。傳媒刊載機構調查結果,發現超過九成香港學童,每周參加三項或以上興趣班,近三成人更在入讀幼稚園前就開始參加。夠幸福?這些興趣班絕大部分由父母安排,但八成五學生卻坦言自己其實沒有興趣,六成多更希望可減少上(興趣)班時間。有受訪學童表示,他們期望父母揀選興趣班前,可先聽自己意見。下一代幸不幸福?當事人肯定答「不」。這不就是「富得只缺乏自由」?

 香港兒童不幸福,但香港人其實一直疼愛自己的下一代。女嬰被人擄走,之所以引來全城關注,除了因為「拐子婆」廣東話並不純正,更因為失蹤的,是一個嬰孩。兒童是我們的下一代,對於他們的安危、幸福,我們都無比關注。單純講愛,可以大言不慚,但要實踐愛,肯定要方法正確,香港人愛下一代的方法,向來有兩大宗旨。

 一、秉承資本主義傳統,遵照自由市場法則——要愛子女,全家必須將他們當成貨品,信奉市場經濟,盡責替貨品包裝增值,預備跟他人競爭。於是,香港家長寧願節衣縮食,也要搶奪日本奶粉,搜購莫札特CD,替尚未懂得開口的子女報讀play group、興趣班,甚至價值三萬大元的海外遊學團,誓要為自己心愛的貨品add value,在自由市場內爭取最廣闊的發展(又名升值)空間。香港的小朋友絕對可以玩,但玩的,最好是豎琴、馬球、法文或AO面試技巧,斷不可以是西瓜波。

 二、替下一代樹立目標,鼓勵蒙住雙眼,直奔標竿——心理學家說,要令孩子成功,絕不能單靠物質獎勵;將孩子的奮鬥心由外變內,方更重要。因此,學者提醒家長,要為子女選擇一支又高又易認的標竿柱,讓他們自動自覺往前奔跑。當然,標竿柱的選擇也要恰當——香港家長沒錯是望子成龍,但成龍大鼻成性、舌頭打結,也注定不是好的奔跑對象。

 港孩奮鬥目標:劉德華

 那香港小朋友又該視誰為奮鬥目標?剛才提到的機構調查,亦在舉手發問。結果,劉德華壓過偉人(Mark Zuckerberg、Steve Jobs)和親人(受訪者的父母),成為受訪722名學童的頭號奮鬥目標(得票逾三成)。這類選舉往往放大表態,扼殺緣由,參考意義本就成疑,但再三翻看報道,細閱這張由香港兒童自行選擇的標竿柱名單,我始終有點疑惑。

 為什麼是「劉德華」?這項調查的受訪者年齡介乎6至18歲,劉德華(在《金雞2》)成為香港特首那年,受訪者有一半尚未在人世。他們選擇的奮鬥目標,究竟是《天若有情》的華Dee、穿長衫唱《我是中國人》的華仔、在電視教人「今時今日咁嘅服務態度係唔夠」的劉大使,抑或真箇如學者解釋,是「勤力工作,默默耕耘」的「劉德華」?若然是後者,那究竟香港的小朋友從何得知「劉德華」個性如此?這種性格又為何能夠吸引年輕人矢志模仿,奮鬥學習?

 我相信,受訪的學童大部分未看過《天若有情》,未聽過《我是中國人》,更不知道「劉德華」這個品牌對上廿年的歷史。但他們依然認定他是自己的奮鬥目標,全因父母同樣認定「劉德華」是香港傳奇,值得下一代學習。這也難怪,為兒女挑選奮鬥目標本就是難題,而在刻下的社會氛圍,環顧香港名人,若你是家長,還可以有什麼選擇?娛樂圈哲學家黃子華?對不起,這星期五本八卦雜誌形容他「抑鬱暴瘦」、「鬼祟接新女」(但明明他只是在練跑)。娛圈中人多八卦,不如選政客高官?這注定是更大的笑話。那麼,運動員形象夠健康了吧?呃,你認為香港家長有膽叫子女向李慧詩學習嗎?左思右想,額頭刻着「勤力」兩字的劉德華,更似是沒有選擇中的當然選擇。

 翻看這個「中小學生奮鬥目標排行榜」,腦海浮現這次名落孫山的另一名字。他多年來都是港人頭號偶像,鬥傳奇,他與Steve Jobs叮噹馬頭(至少對港人而言);比身家,他遠勝Mark Zuckerberg;論努力,劉德華難望其項背……他的名字叫李嘉誠。這個昔日的香港傳奇何以落第?歸根究柢,大概因為香港人發現,這個傳奇的成就,往往踐踏着萬千(光顧百佳又或在碼頭工作的)百姓,而出於他口中的「取之有道」,亦終於成為僅次於「心曠神怡」的大笑話。早兩天李嘉誠在《南方都市報》記者面前盡訴心中情,由張子強談到「貪玩Richard」,但這邊廂的香港百姓反應仍舊冷淡,自是傳奇褪色的最佳例證。

 孩子,可有選擇嗎?

 李嘉誠(及其傳奇)落榜,有何啟示?很簡單,就是沒有什麼傳奇可以永遠穩如泰山。那為什麼非要為孩子挑選奮鬥標竿不可?要教孩子,與其一邊死命為他樹立目標(如考名校),一邊替他裝備沉重盔甲(來撞低對手),不如拔去竿子,讓他自由奔跑;要愛兒女,與其迫他發展「興趣」,與「偉人」交往,不如忘記市場,讓他擁抱草地,跟西瓜波做個朋友?

 孩子的目標,可以是劉德華、李嘉誠,但也可以是自由、快樂,又或遊戲。香港的孩子,可以有選擇嗎?


刊於2013-12-01明報星期日生活.果欄




 

webpage tracking stats
PlayStation 2 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