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02, 2014

「香港人」,是咁的!



讀這篇文章之前,不妨先停下來,用三秒時間想一下,何謂「香港人」?

一。二。三。以下問號,過去三秒可能在大家腦海浮現——身份證上要有三顆星?能夠用純正廣東話大罵「你好多事」?懂得背誦《獅子山下》、《香港香港》、《香港地》等「港歌」?平日會到茶餐廳飲「茶走」,到麵檔食「細蓉」,更認為紅Van比法拉利更厲害?每年七一會上街,六四當晚會悼念,遇上區旗無感覺,見到龍獅就興奮?

以上問題全部答「是」……所謂「香港人」,就是咁?


你可能更加想問的是,香港人不就是香港人?既是與生俱來的身分,那還有什麼好問?社會學家告訴我們,看似理所當然的身分認同,永遠都是社會建構的產物。就算手持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證,也不代表要認同自己是「香港人」。因此,要答「香港人是誰」這個大問題,我們必須追溯歷史軸線,查探社會脈絡。

回想七十年代,「香港人」身分以至本土意識之所以出現,有兩大因素。第一,我哋大家有共同生活經驗。戰後嬰兒在香港出生,跟同代人活於同一座城市,日常生活的片段開始重疊——大家都是「住屋邨大」;都會到茶餐廳喝熱奶茶;並肩目堵地鐵通車、隧道啟用、大商場開幕;旁觀足球場上的五一八事件等……這些零碎片段,經凝結、整理後,就成為了「香港人」辨別同伴的共同依據。

香港身分的興起,既來自日常生活經驗,又與社會力量息息相關。自七十年代開始,大眾媒介意外製造各式文本——《鐵塔凌雲》、《獅子山下》、《網中人》、《表姐你好嘢》、《今年應該很高興》、《金雞》……讓群眾不自覺對號入座,認同「香港故事」,更逐漸以「香港人」自居。 這,就是我們現在口中「香港人」的由來。

以上豈不解釋了「香港人」是誰?或許是,但我們也要留心,這個香港身分誕生的故事,主人翁往往是上一代的香港居民。那新一代究竟又怎樣想?「香港人」身分的出現,與社會脈絡息息相關,因此出現世代差異,也在所難免——戰後嬰兒因《獅子山下》落淚,並因而認同「我是香港人」,但沒有住過徒置區的下一代呢?他們不認識德叔,沒經歷制水,又如何慨嘆「那不朽香江名句」?去年「家是香港」運動主題曲《同舟之情》備受非議,正是明證。

「香港人」身分,不是一個固定概念。每一代人、每一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定義。

更重要的是,出生、成長於香港回歸前後的新一代,不單未必對長走廊、阿燦、菠蘿油、《中英聯合聲明》、肥彭,無甚感覺(甚至可以直接高呼「港英年代嘅嘢,我識條_咩!」)……就算連2003年的七一、沙士、2005年天星拆卸這些奠定後九七香港身分的大事發生時,他們也尚未懂事。如此,究竟他們眼中的「香港人」究竟是怎樣的?後生仔又是否會認同自己是「香港人」?還是會以「中國人」甚至「沙田人」、「高登仔」取而代之?

中四學生Jason正是新一代的香港人。他在母胎中經歷香港回歸(生於1997年9月),是學校的冰球隊長,也對歷史科(特別是中西史課本都封口不談的「香港保衛戰」)有濃厚興趣。在回歸線上誕生的特殊背景,令他對身份認同的議題,有自己的一番見解,但對於香港人身分的由來,他始終少有接觸,腦海裡因此有很多很多的問號。

為了尋找「香港人」,Jason以自己出生的一天為起點,試圖回到過去,還原當時生活面貌。於是,他找來兩位朋友相伴,上山下海,由二戰時期的香港保衛戰遺跡開始,入粥店,逛書局,上茶樓,遊小艇,登人力車,坐茶餐廳……既透過吃喝玩樂等層面,嘗試了解香港身份的成分,途中又跟不同階層,甚至不同膚色的「香港人」傾談、交流,了解本土精神,承傳香港身分。

他們因而明白,「香港保衛戰」絕不僅是上世紀的歷史事件,而是每一個香港人當下都應該秉承的概念。唯有努力捍衛屬於香港的生活、語言、價值、信念,香港人這個身分,才能得以存留下去。

香港保衛戰,是咁的!

*

香港電台電視節目《十個救港的少年》第七集「拯救.消失中的身份」將於6月2日(星期一)晚上7時,在港台電視及亞洲電視本港台播映;港台網站tv.rthk.hk 同步直播及提供節目重溫。

相關連結:《十個救港的少年》節目重溫


刊於主場新聞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webpage tracking stats
PlayStation 2 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