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13, 2014

問誰在喧嘩



眾聲,又再喧嘩。

周五晚上,反對新界東北發展撥款申請的村民與相關團體,裏應外合,突擊闖進立法會,佔領大堂,靜坐抗議。同一晚上,面書(再再再次)被「洗板」,你一言,他一語,兩個派別,兩種思考,針鋒相對,氣氛沸騰,喧鬧至死。這個狀態,我向來喜歡稱為「眾聲喧嘩」,又有人說,這種大家熱中表態,用觀點碰撞的情景,是達至公民社會的必經階段。


「網上討論會否促成公民社會」這個政治學上的大問題,錯綜複雜,等閒之輩,當然不懂作答。我只知道,當晚不停更新信息、相片、短片和討論(又名「罵戰」)的網上公民,令一眾旁觀者思緒紊亂,心情煩躁(有朋友深夜歸家,打開面書,然後疾呼「好亂!發生咩事?」)當局者迷,旁觀者似乎迷上加迷。

當然,這種喧嘩現象,大家老早見怪不怪。這幾年,面對各種議題,各個派別劍拔弩張,隨時進行各式爭論,烽煙四起,亂箭漫天,稻草人、花生、塑膠俯拾皆是,隨處可見。毫無疑問,吵吵鬧鬧,已經成為網上世界的常態。要在這個世界活得自在,要麼習以為常,甚至加入喧嘩;要麼蒙住耳朵,逃離現場……不過說實話,要做到後者,又談何容易?就算我自挖雙目,不理世事,也要身邊朋友同樣封上嘴巴,少作分享,否則,網上世界的紛擾,還是會隨時闖進生活,影響心情,躲也躲不了。是時代,是網絡,把一眾關心社會的人,綑在一起,沉浸在「眾聲喧嘩」當中。

不過,剖開表象,「眾聲喧嘩」又是否真實地存在?沉默的大多數,究竟是在旁觀局勢而選擇默不作聲,抑或他們壓根兒聽不見半點噪音?眾所周知,網上世界的內容,大多用家自決。關心社會的人,會自動自覺地「追隨」意見領袖,訂閱各式新媒體的散亂資訊。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他們交上的朋友,也大多志同道合。結果,從社交平台的小窗子望出去,分分秒秒都有事發生。社會動盪,世界聒噪,氣氛教人焦慮不安。

社會大眾置身平行世界

別忽略另一群人的存在。他們或許不甚熱血,不分左右,更加「討厭政治」;從這些人的窗戶往外望,最重要的是吃喝玩樂,而不是嚴肅政事;他們同樣會追隨「意見領袖」,但這些領袖,多是「環球膠報」、「對白cap圖王」,少見「主場新聞」、「明報即時新聞」的蹤影。各大門派盤踞山頭互放暗箭的「眾聲喧嘩」現象,於他們來說,也許從不存在。在沉默大多數眼中,世界根本並不喧嘩,一如既往,悄靜無聲,死寂一片。

原來眾聲並不喧嘩,社會大眾置身平行世界,那怎麼辦?答案當然是「發聲」。這一兩年,許多有心人逐漸發現,要令我們的社會現狀得以改變,關鍵不在於鼓動早已喧嘩的一群,而在喚醒習慣不吭一聲的沉默大多數——唯有令這一群人不再裝睡,不再噤聲,公民社會的力量才能壯大,高不可攀的權勢才會低頭,真正的改變才得以出現。但問題又來了:如何叫醒他們?有什麼方法能有效鼓勵啞巴「發聲」?

有人選擇採用「音樂治療」。這兩個星期,由一位小女孩主唱、改編自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的《問誰未發聲》在網上熱播、瘋傳。不單普羅百姓為「都捨我其誰衛我城」等歌詞而感動,暢銷報章更索性發起活動,廣邀藝人明星(如艾威、黃秋生)、平民百姓,歌唱「神曲」,拍成短片,上載網上,集結力量,據說已收到超過500份短片投稿。就連六四晚會,尾段也來合唱此曲,憑歌寄意,鼓勵大眾覺醒,為社會發聲。

需要怎樣的「眾聲喧嘩」?

對上兩個星期,出於好奇,我把歌曲反覆聽了許多遍。毫無疑問,它的歌詞動人,如吳志森所說,「是提醒,是詰問,也是期許」,明顯有資格成為當下香港社會的主題曲。但多聽幾遍,有兩大個關於「發聲」的問號,開始浮現。

一、誰要發聲?

正確答案,你我心知肚明——當然是所有人!但《問誰未發聲》一曲,真的能喚醒沉默大多數嗎?似乎事與願違。早幾天,曾經留守政總的港視員工在面書記下了一件小事:話說他們嚮應呼籲,返回政總,錄唱《問誰未發聲》。其間有警員湊前查詢:「你哋唱咩歌?」他們如實作答,卻換來警員一句「咩歌嚟㗎?」十壯士於是感慨,「原來仍然有人未識這首歌」。看似意外,但細想之下,其實正常不過——這首歌雖說是「網上熱傳」,但最踴躍傳誦的,往往是早已覺醒的人。結果孩子的詰問,沒有成為劃破沉默的音符,只變成了向來喧嘩的「眾聲」之一。

二、如何發聲?

面對不公的社會現實,我們要及早覺醒,站立發聲,這也許已是一部分的共識。但究竟要如何發聲?卻持續意見分歧:是出席六四集會、七一遊行,甚或佔中、佔領立法會?還是在網上放箭,敲打鍵盤,發出噪音?我們要鼓勵「沉默的大多數」踴躍發聲,更要認清楚「發聲」不是目的,而是過程。否則,你一言我一語,沒錯是發了聲,但繼續堅持立足平行線上,永不重疊,這樣的「眾聲喧嘩」,是你我所樂見嗎?它,又能帶我們進入公民社會嗎?

在問誰未發聲以外,更值得你我認真思考的是,社會究竟需要怎樣的「眾聲喧嘩」?也許,我們可以從這四個大字的原意當中,尋找答案。「眾聲喧嘩」(heteroglossia)的概念,由俄羅斯文學評論家Mikhail Bakhtin所創,其概念基礎,在於探討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對話關係。所謂「對話」,即有來有往,你講之餘,我也要聽,反之亦然。過程當中,大家或會誤解對方,但對話的終點,應該是互相了解,達成共識。

「發聲」之外,有「了解」,有「聆聽」,有「(尋找)共識」。理想的「眾聲喧嘩」,就是這樣的一回事。


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20140608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webpage tracking stats
PlayStation 2 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