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16, 2014

連線時代的責任




近來,身邊不少年輕朋友都喜歡《愛我請留言》,準時追看之餘,更在面書大肆張貼劇集截圖,直言「對白說中了我的心聲」。年輕一代對無綫製作老早不屑一顧,這次一反常態,紛紛讚好,除了因為演員可愛(飾演悠悠的小女孩)、對白一矢中的(「我們很遠,但明明你在我身邊」)、插曲夭心夭肺(《人來人往》、《天下無雙》),更因為劇集情節寫實,對城市人溝通之缺乏、情感之脆弱等話題,描繪透徹,拿揑準確——上一輩以為這個世代的人貪新忘舊,對使用科技義無反顧,實情卻是年輕人享受科技的同時,又滿腦思緒,左顧右盼,不失戒心。

我想起兩個朋友的故事。朋友A之前不知何故,悄悄關掉面書帳戶,結果在朋友聚會上,他的近况被大家「熱烈關注」﹕「發生了什麼事?失戀?失業?家人離世?」朋友B從事研究,為了心無旁騖,毅然把電話降格變笨,棄用WhatsApp,身邊友人知悉以後,連忙致電怪責﹕「怎麼可以不負責任?」

連線,居然成為了一種責任。美國作家Gwendolyn Heasley數月前誕下女兒,卻沒有像其他新任父母一樣,將孩子照片上載面書。結果三個月後,身邊朋友誤會她仍然懷孕,還問道:「那為何我沒在面書見過你的女兒?」作家感嘆,原來「嬰兒不在fb露面,就等於沒有出生。」看似荒誕的經歷,卻是時代寫照——大商場上演水舞間、梁國雄被拒入境、舊同事決絕分手、老朋友奉子成婚……有哪件事情我們不是透過連線得知?在這個年代,要過正常的生活,不免連線。How to thrive in the digital age一書作者Tom Chatfield說得更妙:「一連線,我們就擁有神一般的能力。」

但問題是,離了線,我們就連人類本來擁有的能力,也要失去。麻省理工學院心理學教授Sherry Turkle研究網絡人際關係多年,兩年前出版Alone Together一書,並在TED Talk上分享,指出現代都市人愛玩電話,只因害怕寂寞:「一旦落單,我們就開始渾身不自在,於是掏出電話,與世界重新連線,獲取那賴以維生的安全感……我們以為連線讓人免於孤獨,但實情卻是相反,持續地與世界連繫,反而令我們不懂如何自處,更加孤獨。」這種說法,其實有點老掉牙,但固然有其道理。

事實上,就連年輕一輩近年對待網絡的態度,也開始出現轉變。我身邊的年輕朋友,儘管繼續連線,但態度卻日漸抽離;大部分人繼續樂於以WhatsApp信息代替說話,但在facebook、Instagram、微博等平台,大家更新的密度卻愈來愈低,甚至樂於陷入(必然的)沉默,做個安守本分的旁觀者。

有外國媒體觀察到年輕人大規模告別網絡的現象,稱之為「de-teching」——他們或曾「機不離手」,終日在網上世界蹓躂打轉,但為了種種原因,卻開始與網絡,甚至科技,斷絕關係,嘗試做個原始人。美國獨立民調機構Pew Research Center去年也發現,有20%的受訪者不再使用facebook,61%的現有用戶也表示,曾刻意放自己一個「facebook假期」。調查同時發現,與年長的受訪者相比,有更多十八至二十九歲的年輕人,希望減少連線時間,騰出空間,回歸現實生活。

不過說實話,活於這個年代的我們要進行de-teching,談何容易?(上司會放過我嗎?) 就算真箇可行,又是否必要?Sherry Turkle在TED Talk末段亦坦言,當下我們要思考的,不是擺脫科技枷鎖,做回原始野人;而是善用電話、尊重網絡,在「如有神助」之餘,亦學習做回一個有血有肉的個人,懂得感受,懂得思考,懂得(用留言以外的方式)去愛。

當然心理學家沒說的是,連線的舉動,是個人行為,亦有社會意義。我們警惕它影響人際關係、個人性情的同時,也絕不能忘記,網絡世界表面開放、自由、民主,但同時架構錯綜複雜。若以為新媒體上面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生,平民操控,未必天真。作為「網民」,我們既要肉緊個人情感、人際關係,更要留意網絡背後的兩座大山。

一、市場。市場往哪裏走,錢就往哪裏走。當下人人沉迷網絡,流連facebook,自然商機處處。作為網民,我們要緊記自己身處市場,時刻留意若隱若現的幕後黑手——譬如說,那些以蒐羅、轉發及盜竊網上影片、圖片及新聞作為招徠的專頁,為何如此賣力,為搶奪眼球和「讚好」而費盡心思?幕後操控的究竟是誰?你也許會問,這些專頁所轉發的資訊,大多毫無意義,何必認真看待?也許沒錯,但這些新式媒體的威力,卻注定教我們應該小心提防——有數十萬人「讚好」的無聊專頁,今時今日的影響力可能已不下於主流傳媒。請別誤會,我可不是反對市場,抗拒廣告。但問題在於,平日讚好專頁,熱中轉載趣聞的我們,究竟是否能夠察見網絡背後的千絲萬縷?

二、政治。媒體能夠傳播資訊,亦能翻弄意識形態。近年許多人為新媒體傾心,甚至聲言放棄傳統媒體也不足惜,正因前者性質民主,難受操控。實情真箇如此?當然未必。近日有網民發現,面書上突然出現大量以地區為名(如「沙田友」)的專頁,這些專頁採用相同款式的頭像圖片,運作的形式亦相當接近——同樣付出真金白銀,在facebook大賣廣告,吸引支持;平日張貼懷舊照片,發放社區消息,鞏固專頁基礎(個別專頁已收集到逾二萬個likes)。當然,這些媒體至今仍未有「古怪」舉動,但誰能確認背後沒有任何政治考慮?平民百姓在漫遊新媒體世界的同時,又有否留意幕後的政治經濟結構?

身處這個時代,在連線與斷線之間,我們或許沒有選擇,只得放手容讓科技任意綑縛,扼殺距離。然而,我們可以選擇的,是學習保持清醒,既回首現實,做個有血有肉的真人,又嘗試抽絲剝繭,解開表象,認清大山,將架構裏頭的種種異象,告誡他人。

這是你我活於連線時代的公民責任。



刊於2014-04-13明報星期日生活

1 comment:

 

webpage tracking stats
PlayStation 2 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