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24, 2013

弒親之後——新舊媒體眾生相

這個星期的香港,鮮血遍地,流言冲天——大角嘴發生碎屍血案,夫婦疑被幼子聯同友人殘忍殺害;在八鄉19 歲兒子涉怒弒父,動刀斬母。兩宗血案,駭人聽聞,得悉消息的港人,反應激烈:先是眉頭一皺,心頭一顫,接着破口大罵,指摘兇徒;最終冷靜沉思,翻讀報紙,學周麗淇追蹤行兇動機,扮方中信分析兇徒心理,重組案情。這個星期的香港,人人都是大偵探。

兩宗弒親血案,之所以令港人瞠目,教父母結舌,有三大原因——「為人母親,十月懷胎,豈會料及眼前新生,他日會奪去自己性命?」兇案發生,我媽和香港人,一同感慨。感慨、愕然,皆因兇徒弒殺的,是自己的父母。香港人雖然自私自利、口不擇言,得罪他人母親,但卻始終抱持「以家為本」的傳統觀念。香港的母親節廣告,總比聖誕節的更多;清明節拜山的人龍,也比端午節的渡港龍舟,長幾十倍……家庭,是普羅百姓的核心價值。然而,上星期發生的兩宗兇案,皆是「子殺父母」的戲碼,大角咀一案兇徒甚至買定雪櫃,誘騙父母,藉機殺害,肢解碎屍……如此行為,違反倫常,逆轉天理,香港人額角冒汗,雙拳握緊,乃理所當然。

香港人擁抱家庭,同時又愛奇情。方中信比李司棋受歡迎,不單因為他是港版李察基爾,還因為追蹤犯人的心路歷程,比起婆媽的《心路GPS》,更加好玩。弒親案刺激,理由相通:案中疑兇曾在facebook開設專頁,張貼尋人啟事,還現身媒體,呼籲大眾留意父母蹤影,言辭懇切。許多人深受感動,分享告示,一起尋人;網上討論區有網民抽絲剝繭,落力推理……怎料事情峰迴路轉,賊喊捉賊,廣大網民頭昏腦脹,無法相信眼前事實,只得賣力咒罵疑兇冷血忤逆,非人所為。以往的兇案,平民百姓多是事後得知,如讀小說;這次案件,卻是參與其中,影響事態發展,再加兩錢肉緊,也是正常。

傳媒:快、狠、準

偵探查案,靠的是敏銳觀察、厲害身手;香港人的偵查興趣、八卦心理,卻是由大眾媒體一手促成——兵捉賊的好戲每日在電視上演; 「精心假設、隨便求證」的哲學在雜誌發揚光大。面對兇案,大眾媒體反應迅速,論點滿瀉:有詳細描述殺人過程,還找專家觀看疑兇短片,分析其性格心理;翌日悲劇重演,於是傳媒找專家力陳,打機是第二毒害人心的課餘活動(僅次遊行);嫌外圍分析不夠真實?有報章逃過曾偉雄法眼,在獄中找疑兇現身說法,知道他現時「少少慌亂但平靜」;有雜誌用兩案疑兇近照作封面,綜合大量知情者、街坊好友的小道感言,與廣大讀者分析「三失獨男成魔」之謎。一面包圍通殺,一面弱點追擊……沒有各大小新舊媒體,香港人難以查案,無法八卦;香港的傳媒,快、狠、準,非常厲害。

最近幾天,翻查各大媒體就弒親案件的報道,我百感交集。心情複雜,因為香港傳媒聲線洪亮,雙手靈活,非常厲害,但同時腳踏黃線,舉止挑釁。對於報道手法,我有三點異議。

我黐家,也打機。大角嘴案登上頭條當日,父母讀着報紙,嘴角微震,面有難色。就兩宗血案,法庭宣布審訊延期,主流傳媒卻一致裁定「宅男打機」,乃案中的「第三被告」(《明報》: 「連續兩宗弒親血案的疑犯,都是沉迷打機的失業青年」;也有傳媒指暴力遊戲缺乏監管,宅男易沉迷殺戮)。記者報道事實,無可避免要玩一個名為attribution 的遊戲——這件慘劇,應該歸因何處?唯有抓住主因,選好角度,再找專家訪問,補充觀點,報道才會易讀易明易消化。這一點,我明白。

偏頗聚焦「打機」


然而這兩宗兇案,單計表面「證據」,兩個疑兇共通點已經不少:男性、矮小、與家人同住、獨身、愛打機……記者應該找心理學家研究矮仔自信,還是請人生教練概述雙失青年缺乏方向?大部分傳媒,最終選了「宅男」與「打機」(也有指摘是反國教科之過),然後直指打機易生暴力,勸導家長小心行事。這種報道角度,有警世意義,能教化大眾,但回歸學術層面,卻未必正確——電腦遊戲與暴力行為的關係,過去10 年在歐美學界,正反兩派,爭議未停,對關鍵分歧亦未有共識(例如有潛在暴力傾向的人,可能更愛玩暴力遊戲)。香港的傳媒將未完待續的學術爭議,搬進大眾視線,結案陳詞,蓋棺定論,看似解答了問題,實質卻將引起慘案的其他可能性完全封死。這個做法,宅男憤慨,我有失望。香港的傳媒,夠狠,但有些時候,過於武斷。

大眾媒體敢於挖掘碎片,揭露真相,我相當欽佩。然而所謂「真相」,究竟應該包含什麼?這是一個大問號。弒親案發生後,由兇案現場實景,到家庭管教方法,再到疑兇暗戀對象、性喜好……傳媒搜掠的資料碎片,範圍廣泛,氣味吸引,但處理手法,無論是刊登疑兇生活照,分析其網上日記,抑或獄中親自訪問,在道德層面,都有爭議。7 年前的徐步高槍擊案發生後,亞視曾抽取徐亮相《百萬富翁》的片段,配合專家分析,製作特輯。結果收視、投訴,同時爆燈。傳媒的「真相」,即使合符事實,但公開與否,應有更嚴格的準則要求——在public interest(公眾利益)與public's interest(大眾口味)之間,大眾媒體大多揸緊後者(及其引伸的龐大市場),少理前者(或其他嚴肅道德)。香港的傳媒對市場口味,拿揑準確,對道德界線,卻態度曖昧。

愈鬥愈快,愈玩愈大

妄下定論、市場主導,都是傳統媒體的舊患。最近幾年,性質多元、面向公眾、鼓勵對話的新媒體抬頭,我以為傳媒會洗心革面,明天一定會更好。原來未必。上星期幼子被捕,新媒體的反應不遜傳統媒體——《主場新聞》挖Xanga,掘facebook,探索疑兇內心世界,再製作精美插圖,吸引眼球;各大人氣facebook 專頁爭相「報道」事情進展,恣意轉發花邊(應徵片段)、流言(兄長有份殺人),網民眼花撩亂,情緒高亢。報紙要暢銷,得考究讀者口味,屬「被迫」加入染缸;新媒體雖乃免費娛樂, 但也有市場考慮(like、share),於是搶眼新奇是王道,道德界線擱一旁。新媒體的加入,令傳媒的戰爭愈玩愈快,也愈玩愈大。新舊傳媒混戰衝線的局面,好玩、開放、多元、全民參與,但同時有隱憂,要提防。

兩宗弒親案,情節轟動,港人嘩然,但如明報攝記前幾日分享,港人善忘, 「倫常慘案最終還是會消失於市民視線」(〈不迴避〉,《明報》,2013.03.22)。案件會完,但當中引伸的媒體爭議,未完待續,值得繼續觀察——畢竟,香港的傳媒,雖然說話速度夠快(但亂),批判疑兇夠狠(但偶爾誤中副車),市場拿揑夠準(但態度永遠曖昧),可是大眾對它的觀察、省思、批判,仍遠未夠多。



刪節版刊於2013-03-24明報星期日生活.P08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webpage tracking stats
PlayStation 2 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