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12, 2014

巨星主旋律外 音樂新版圖 — 專訪rapper MastaMic



陳奕迅在商台頒獎禮上演唱一曲《主旋律》,荒腔走板,全城嘩然,議論紛紛——有人痛罵「醫神」態度欠佳,擺明敷衍;也有人將矛頭直指跟他同台演出的rapper,批評他「唔知做乜」,甚至高聲質問「佢係邊個」。

這個「唔知做乜」的rapper,絕對有名有姓。他叫MastaMic,香港獨立Hip Hop歌手,早年任職唱片公司,後來曾當港台《頭條新聞》御用rapper,活躍網絡,創作歌曲,諷刺時弊;近年積極發展音樂事業,曾與不少「大星」(如鄭秀文)合作,因而踏足紅館聖地,登上叱咤舞台;去年則自資出版首張唱片《流行反擊戰》,既叫好(成為網上樂評人心目中的「年度男歌手」),又叫座(首批唱片一星期便告售罄)……與許多唱片公司悉心栽培的新人相比,MastaMic顯然更清楚自己「做緊乜」。

我關心香港流行文化,約MastaMic做訪問,出發點原本很偉大(筆記簿上寫着「重新思考樂壇主旋律」幾個大字)。可是訪問當日,寒暄了幾句,還是不爭氣,禁不住由陳奕迅在商台頒獎禮上唱出的那一首《主旋律》開始關心(又名八卦)。

 「我好多謝Eason」

「我承認那次演出未必太理想。但許多批評的人都不知道,《主旋律》的那個remix版本其實從未公開,我根本唔知道當日會唱。」要踏上主流舞台,唱一首他從不知道會「出街」的作品,MastaMic不覺緊張,反而感恩:「我好多謝Eason。當日頒獎禮台上播的是MMM(伴奏加原唱),他毋須要叫MastaMic上台的。」頒獎禮後,有樂評人讚揚陳奕迅邀請MastaMic上台的決定,指是次合唱「原本可以逼大眾發現獨立音樂,打破主流和非主流的區分,製造hiphop和pop共冶一爐的畫面」。

結果,大眾發現的,就只有歌神的黑面、甩嘴和走音。當日跟陳奕迅同台演出的MastaMic,怎看觀眾事後迴響?「我覺得有少少唔舒服。每一個人都有失準的時候,但佢係咪全部演出都係咁先?佢喺新城唱得幾好吖。見到觀眾反應咁大,有時我真的不知道,這是否全部都是歌手的責任?」

MastaMic收起一貫嘻皮笑臉,沉思半晌,呷口咖啡,然後直言這次風波,令他想了很多:「許多雜誌都有寫,其實佢(陳奕迅)係咪真係想去呢?大家有無諗過,(在頒獎禮上演出)係咪佢好想做嘅嘢呢?我真係唔知。」有報道指,陳奕迅當日本打算不再領獎,卻被唱片公司制止,於是鬧情緒,擺黑面。

 幕後機制 大眾知幾多?

我想舉手質疑。到了陳奕迅的級數,出席與否,難道還不能選擇?對此,MastaMic一笑置之:「大家根本都唔明!商業世界裏面的關係千絲萬縷,係我們無法想像的。大家很理所當然地話佢可以唔玩,但係咪真嘅呢?你同我都唔會知。舉個例,李嘉誠咁有錢,又是否可以立即唔做主席?我們不是insider,You never know!」這種身不由己,是歌手個人的事?「先唔好講佢屋企,大家想像一下,環球旗下有幾多人?你又知每個歌手都賺錢?陳奕迅簽咗幾多年約?這些事情,不是大家所想那般簡單,亦不是一般audience所能理解,大家批評之前,要諗一諗,你係咪真係知道晒所有嘢先?」文化工業是一盤大生意,茲事體大,架構複雜,觀眾抓住的,往往是前台的主旋律;幕後的機制和政治,仍舊神秘。

 山寨廠部落時代

MastaMic是獨立歌手,沒有唱片公司護蔭,出碟搞騷宣傳,全靠自己雙手。既然主流機制複雜如此,那為何還要玩這個遊戲,跟樂壇主旋律共舞?「這個問題,我問了自己很多次。美國傳奇rapper Notorious B.I.G.曾說,If you can’t change the game, change yourself。有許多人批評這句話是洗腦,令人甘願被奴化,但我不是這樣看。你改變唔到個遊戲就係改變唔到。就算這一刻,我在中環自焚,music industry依然唔會改變。唯一方法是進入核心,學懂玩這個遊戲,到時就可以作出選擇。無能力的時候,你講嘅所有嘢,理想呀大志呀,都是空話。」一邊獨立靈活生產,一邊學習主流規則,是MastaMic的策略。「我成日話,我的目標是要成名,有人識,咁我的理念、所相信的,才會有人肯聽。」這一年,他獲新城電台頒發「勁爆Hip Hop歌手」獎項。獎項重要嗎?「起碼出show叫價可以高一點。」純粹講錢?「更可以向普羅大眾證明,在香港玩獨立音樂,其實也可以。」

從前講香港普及文化,有個概念,叫天王巨星。這個名詞,在陳奕迅以後,已經逐漸消失(也有人相信Eason也不是巨星)。兩年多前,馬傑偉、吳俊雄和鄧鍵一策劃「香港新聲」project,訪問不少新一代流行文化代言人。三人在總結指出,香港普及文化已經進入了部落時代——舊時代的巨星逐漸凋零(又或轉型),新的文化標誌則以個人身分、衛星形態,在媒體網絡中自我表述、聯群結黨。有別於傳統文化大工廠的規章生產,這些山寨廠自由生產,少講計算,多談創新。

 靠質量打破「窮」途

扔開算盤,擁抱燈泡,結果通常都是一個字:窮。怎料MastaMic卻說,「我今年的收入,平均跟一個新入行律師還差不多。」他想提醒大家,獨立山寨廠也可以有很大的可能性,但當中必定涉及計算。「許多玩獨立音樂的人,初出道時大受注目,不停出show,但隨着年紀漸長開支日增,單靠表演收入不夠養家,就唯有出去找工作,結果空餘時間愈來愈少。但藝術創作畢竟需要不停練習,於是作品的質量自然下降,身邊的歌迷自然埋怨,演出機會也因此減少……再過兩三年,他們就會開始覺得無希望,最終唯有退出。所以點樣搵食是很重要的,大家不可以miss out這條link。」的確,普及文化生產要持續,斷不能單靠創意閃光,就算不搞大量生產,也要成功找到方程式,納入工業,找到市場,自給自足,否則只會化為一顆有過剎那光輝的流星。

 建立branding 找相應粉絲

訪問期間,MastaMic提出了許多外國例子,說在New York,一幢建築裏面就有三四百個rapper,都能夠生存。說到這裏,我又有疑問:香港市場如此小,容納到幾多顆文化衛星,生產到幾多個MastaMic?「Do you really think so?咁你唔問吓點解香港咁多男歌手?」他認為,市場的容量,永遠多過我們想像,關鍵只在於這些衛星是否有各自特色:「獨立單位要有selling point,講的是marketing和branding,絕對不是只講音樂。只要branding成功,找到相應的粉絲,例如My Little Airport吸引文青,就會舒服好多。」

社會學家Manuel Castells提出,從前的媒體生態是mass communication,現在的,叫mass self-communication。MastaMic口中的branding,其實是新文化標誌各自與觀眾進行self-communication、互相吸引的過程。「一間唱片公司,會由老闆去promote歌手;但做indie music,這個老闆的身分,其實又是歌手自己。」主流樂壇要宣傳文化商品,靠的是大眾傳媒(所以樂壇頒獎禮才是兵家必爭之地)、紅隧展板;至於獨立歌手,資金不足,人脈欠奉,就只能善用新媒體。

 善用新媒體宣傳

「以前我簽唱片公司的時候,成日做網絡嘢,公司會跟我講,唔好睇啦,無用的!」對唱片公司而言,互聯網或許是中看不中用的雞肋,但對於剛出道、沒有幕後主旋律撐腰的獨立歌手而言,「速度高、成本低、擴散性大」的互聯網,卻是針對部落,戮力宣傳的重要武器:「我會嘗試將西方一套帶到香港,於是很早的時候已經開始運用網絡宣傳,例如製作video blog、網頁,為單曲製作trailer……」新媒體,既容許文化標誌宣傳自身,也造就了新的版圖。

MastaMic注定不會成為樂壇主旋律,但作為觀眾,要理解當下,我們除了要八卦大眾傳媒所建構的「樂壇成績表」,更要明白時代更替,版圖亦早已大變——在失準的天王巨星旁邊,早有許多深知自己「做緊乜」的新文化標誌,伺機而動。


文:阿果
圖:林俊源、資料圖片
編輯﹕蔡曉彤


原文載於2014-01-10明報副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webpage tracking stats
PlayStation 2 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