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06, 2014

兩場大騷,三點感想



過去一星期,香港人並肩欣賞了兩場流行文化的大騷,當中有歡笑也有哀愁,有眼淚也有咒罵。

第一場騷,主角是曾志偉口中的「香港女兒」。十二月三十日,梅艷芳逝世十周年,一顆顆香港最閃爍的演藝明星雲集紅館,舉行一場「驚喜派對」,或致辭或獻唱,向一代天后致敬。當晚我收看直播,傾聽流聲,整理心情,至少有三點感想。

一,演藝巨星牽動香港心情。梅艷芳離開,固然是教全港百姓放聲同哭的大事,但大騷裏巨星的一舉一動,亦不算小事——郭富城擺好姿態,獻唱「今天今天星閃閃」,有台型有閃光,大眾笑逐顏開;三分鐘後,劉德華登場唱出「留下只有思念」,淚珠在眼眶打轉,觀眾心情一同掉頭,集體痛惜浩瀚煙波裏的似水流年。

二、巨星是星,也是人。成龍在台上重溫在荔園與梅艷芳相識的舊事,再次向全港市民確認:我們天上的繁星,許多來自民間。所謂天王巨星,大多是文化工業生產的特大符號,光環背後,有曾經跌宕的心情,有可能失準的歌聲,更有與平民相差無幾的血肉心跳。

三、流行文化拉扯時代鬱抑。梅艷芳離世正值香港地的歷史低谷,今天再聽曾志偉憶述當年與她一同籌辦《1:99音樂會》的昔日往事,心仍在痛。梅艷芳離世後,關錦鵬拋下金句:「我感到『一個時代的終結』這句說話。」那夜重溫金曲,細味歌詞,大導金句仍舊迴盪在空氣之中。

第二場騷的主角,則是(可能的)「香港兒子」。一月一日,商業電台舉行一年一度的樂壇頒獎典禮,一個個當今樂壇的明星(好的,又或暗星)上台領獎,有的表演即席嚎哭,有的示範朗誦謝詞,而最教人側目的,當屬是夜(再次)橫掃五項大獎的陳奕迅——他的表演包括:盯着手機熒幕唱歌(但仍然甩嘴)、歌聲任我行(又名走音)、高唱《主旋律》(但完全跟不上旋律),當然還有娛樂版記者最介懷的「黑面示人」……總結是次演出:離晒大譜。

結果演出不單令歌迷瞠目,更教陳奕迅成為樂迷眾矢之的——有人指摘他一人獨大,壟斷市場(男歌手獎十連霸),所以不負責任,漫不經心,愧對萬千樂迷;有人將大炮移至馬匹後方,直斥他只是件有少許才華卻被吹捧上天的時代產物;有忠實歌迷一邊責罵,一邊痛惜,指「也許他唱得太累」,走遍大江南北,每年唱足二三十場,令聲線和情緒一同每况愈下。

這些抨擊,我有同意,也有不同意,事後重溫醜態,盤點心情,竟發現感想與兩日前看梅姐紀念音樂會,相差無幾。在加入「陳奕迅離譜之謎」的討論之前,我想再試講這三點感想。

 一、陳奕迅牽扯大眾心情

陳奕迅是不是「香港兒子」?我只知道,香港人非常非常深愛陳奕迅——除夕路過旺角街頭,正在唱片舖外(免費)觀賞Eason’s Life Concert的群眾肉緊合唱「抬頭吧,相信愛你便能飛」;幾步之隔,年輕的賣藝歌手詢問路人「閉起雙眼你最掛念誰」;過一條街的K房裏,問題少女與禿頭阿叔(各自)為「人群是那麼像羊群」而暗暗落淚……梁款提過,陳奕迅的流行,可以被視為香港流行文化對四大天王的反撲(畢竟他們中間有三個其實不懂唱歌)。這次反撲,一撲便是十幾年,九七之後,天王淡出,醫神補上,給你娛樂,伴我成長。我們雙眼發光。

港人對陳奕迅有情,因此這次的離譜演出,大眾普遍百感交集——有辛苦撲飛入場的朋友,為陳奕迅態度不屑而氣結、徹底失望,最後不忘補上一句「本來我很喜歡看他表演」;網上罵聲處處,但出現得最多的心情,不是「憤怒」、「火滾」,而是「擔憂」、「不安」……香港人做人處事,素來謹守寬己嚴人的原則,子侄行差,可以包容七千個七次,但外人踏錯,就是天理不容,必須追究到底。這次陳奕迅演出不知所謂,但大眾卻擔心他身體不適、情緒病發,又或跟唱片公司鬧翻……態度一如看待自家子女,責之深,愛之切。

明星失準小事,卻拉扯百姓心情,這是香港流行文化有趣之處。

 二、陳奕迅是巨星,更是真人

歌手的專業,就是每次踏上舞台,都要出盡全力報答歌迷(又名老闆),這注定是鐵一般的事實。用這原則去量度,陳奕迅黑面、甩嘴、走音,絕對有違專業,更愧對臨終依然舉行演唱會的梅艷芳。但作為觀眾,我們更要留心,大眾媒介上的巨星,是文化工業生產的一件件成品,更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真人。文化工業要賺錢,當然要將站於前台的明星文本榨乾榨剩,構建出一道道閃光,一個個夢想,讓你我消費,教公司獲利。如是者,天王巨星,個個身不由己,劉德華裝出典型笑容,郭富城擺出皇者姿勢,娛樂大家……我們看巨星,是否還應用唱片公司悉心模塑的角度?

巨星是人,不是神,在高速運轉的文化制度之下,總有失手時刻。那即是說,這次陳奕迅真是唱得太累,所以失手?我不是醫生(或醫神),不能代答,但頒獎禮翌日的報道,又提供了另一個可能答案——有說陳奕迅本打算當日宣布不再領獎,卻被唱片公司制止,於是刻意黑面,敷衍了事……你或者可以說,他這樣做,對得住萬千歌迷嗎?但同一時間,我們也應該問,為什麼看見巨星失手,我們總是第一時間歸咎於歌手本身,卻不會思考符號身後的制度如何敗壞?比方說,為何這些不公不正的樂壇頒獎禮仍每年在搞?為何唱片公司不能容許陳奕迅不再領獎?香港的樂壇崩壞,是因為巨星沒落、歌手不濟?還是唱片公司,甚或廣大樂迷的責任?

作為樂迷,我們要罵巨星失準,更要認真留意星光背後的層疊架構。

 三、流行樂壇捲入時代憂鬱

典禮結束,記者問陳奕迅何以失常,他回應,指「同代歌手沒有到場」,令自己全日「有些悶」,又說在新一代面前,自己開始「沒有幹勁」。如前文所言,陳奕迅的崛起和大熱,都有時代依據——前浪逐漸淡出,後浪久久未至。然而,這個屬於Eason的流行文化「新」時代,不知不覺間亦已走了十多個年頭,跟他同列的歌手逐漸失場,久而久之,觀眾也開始「有些悶」,「沒有幹勁」。弄成如此悶局,究竟是陳奕迅的錯,還是音樂工業生產制度的錯?

突然想起了同日的遊行活動。愈來愈多人說,生活於教人窒息的這個時代,似乎做什麼都不能改變現狀,倒不如逐漸麻木——上街,太累了;公民提名?自有人關心。在這個令人悶得發慌的年代,我們應該怪責幕前人一時失手,態度敷衍(而且原因不明),還是應該繼續執着幕後,關注制度內的千絲萬縷(不論是電台與唱片公司,還是門常開與中聯辦之間)?

香港可愛,因為有失準的真人,有拉扯的平民,更有雪亮的眼睛。


刊2014-01-05明報星期日生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webpage tracking stats
PlayStation 2 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