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27, 2013

我本人

這篇訪問稿,對我本人、對阿果,都意義重大。

先講自己。故事由中六說起。我是理科生,讀Phy、Chem、Bio,對文字一直興趣缺缺。當年慶幸得馮麗貞老師和魏凌霜老師幫忙推薦,參加明報校園記者計劃,第一次學人做訪問,寫新聞稿。那時,我想當一個記者。之後幾年,這個念頭,時而打消,時而重現,一直在我的腦海裡徘徊。

有時我會在想,當年為何想做記者呢?是喜歡寫字?似乎不——這些年來我寫過不同的東西,小說呀(雖然寫得不好)宣傳稿呀評論呀什麼什麼,但我逐漸發現自己不是那種很單純地喜歡寫字的人,真的不是。那是為了追時事、跑新聞?同樣不。我沒有那麼偉大,對於許多社會上發生的事情,也像馬傑偉教授一樣,逐漸麻木、自認睇化。

後來再三思量,似乎找到兩個答案。一、我喜歡評論,就自己關心的題目,如流行文化,發表私家觀點。第二,我喜歡做人物訪問,聽別人講故事。當年做校園記者,(從旁)訪問過剛做立法會議員的湯家驊、尚在中大保樹立人的朱凱迪,還有尚未結婚生仔的朱薰。我覺得能夠用文字的方式,去呈現一個人,尤其是你所欣賞、所關心的人的想法,很過癮。

直至這刻,我其實沒有做過真正的記者,一直只是在門外看。這一兩年,連訪問也少做,但每有機會,還是會感恩。每次訪問,都是一次相遇,格外值得珍惜。

這次的訪問更加獨特,它來自《明報星期日生活》中一個叫《什麼人訪問什麼人》的欄目。這個欄目,我向來很喜歡看,因為當中除了會盛載受訪者的形象、個性和觀點以外,還會因訪問者的身分和風格有異一般記者,而得以呈現訪問期間的一些討論,甚至火花。

這兩個星期,電視風雲成全城焦點。本周中,主編問可有興趣訪問中大的馬傑偉教授,我用了兩秒思考,然後連忙回應:「好呀!!!!!」毫無猶豫。答應並約好受訪者以後,既期待,又緊張。我知道我的身份不僅是一個記錄觀點的記者,還是一個要帶出想法的訪問者、評論者。

訪問當日,很愉快。馬傑偉不是我的老師,但他是我老師的老友;而自大學以來,我經常會讀他的書,也是他專欄的長期讀者,基本上我當了他是我的老師。當日甫見面,馬Sir提起了一件小事,教我滿面通紅(呀呀呀)。至於訪問過程,非常順暢,馬Sir開了自動波,不停講,我只是負責大力點頭,以及高呼「係呀!」至於內容,烏雲蓋頂,唉聲四起,都寫了出來,在此不贅。反而是在訪問尾聲,他知道我即將(亦即下星期)走到工作上的岔路(又名失業),就分享了一些。聽完他的說話,我想通了一點東西,也放棄了一些原本不願捨棄的想法。非常感激。

做完訪問,就是努力寫作的時候。這一次的稿子,我比以往寫的都要認真(雖然還是有錯),也用上許多時間。我從沒有接受過記者的專業訓練,也知道星期日生活的人物訪問,向來質素極高(你看看上星期譚蕙芸訪問廖啟智,我真的讀到下巴落地,嘩一聲,正呀喂),於是只得默默地用自己的方法,努力去想怎樣寫。當然,特別花心神去寫,也因為自己肉緊流行文化,肉緊香港電視,甚至肉緊香港。為了這件事,我嘆過許多啖氣,也跟自己說,其實我真的做不了什麼,除了靜坐政總一角——以及寫好這篇稿子,將馬傑偉老師的見解、觀點,盡力呈現。

結果這篇訪問稿,寫了五千字有多。我經驗淺,從沒處理過這種規模的人物訪問。寫完之後暗暗地想,嘩,咁多字,搵鬼睇。

不過依然慶幸自己完成了。唯望讀者覺得好看,也能吸收裡面受訪者的每一個觀點——因為我覺得,這真的很重要。

寫完這篇,有種「便秘多日終獲解放」的感覺。我不知道自己以後還有沒有機會去處理這樣的訪問,尤其是跟一個我一直喜歡、非常尊敬的受訪者去傾談;但會好好抓緊每一次機會,無論是越級挑戰,抑或是令人心跳加速的可能,都會盡力嘗試。

回到現實。星期四是我在香港大學Hong Kong Memory工作的最後一天。我不知道自己的下一步會/要走向哪兒,但卻會記住這幾天的興奮、勇氣,去迎接往後的每一段路。就如同那一個,最初在起點左顧右盼,思索應否找老師推薦參加明報校園記者計劃的自己。

哎呀,本只是打算求其寫點什麼吸引大家目光,然後呼籲大家衝入去like、share……不經意的寫了那麼多,老套到死,哈哈。

P.S. 那張相確實是訪談時影的,不是刻意chok,但出了街還是覺得好笑。哈哈哈哈哈。
P.P.S. 特別鳴謝:我妹妹,幾次充當跑腿;hair stylist L.,雖無用武之地;當然——

還有大家。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webpage tracking stats
PlayStation 2 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