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14, 2013

男人最痛




我承認,晚飯時段的港台節目,欣賞指數年年居高不下,但身為觀眾,我有時不太喜歡,原因無他,總嫌節目的說教味過濃,劇情鋪排往往流於順理成章,易被猜中。直至三個多月前,偶爾在晚飯時間瞥到《一念之間2》的其中一集,有點意外——劇集主題,照舊是沉重得足以令廣大家長關掉電視的「家庭暴力」;但角色設計,卻是由男主角擔當被虐者。看到劇中妻子每遇上不如意事就對沉默寡言的丈夫拳打腳踢,我的心隱隱作痛,於是朝着電視,撫心問了一句:「真有其事嗎?」


電視當然沒有回應,而我也忘記得一乾二淨。三個月後,電腦傳來「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的聲音,看到十四巴掌、狂躁港女與跪地男友……那集港台單元劇的畫面,忽爾閃現;我摸摸自己的臉頰,彷彿也有點燙熱。


這段紅透全港(甚至全球)的「港女狂摑跪地男友」短片,講的是一個女子在街頭當眾指摘男友帶女伴回家(「你係唔係當我無到呀?」)男友跪地求饒,嚎哭呼冤(「你做咩要屈我呀?」)。結果女友多次揪住男友髮鬢然後掌摑,引來十多個途人的奇異目光,有人甚至上前勸阻。香港人好奇心重(又名八卦),對於此等街頭大事,自然關心。結果片段上載到YouTube,人人瘋傳,七日之內,便有近一百五十萬人看過鬧劇,留言數量,也超越五千大關。

照計這類鬧劇,在你我身邊,在網上媒體,絕不新鮮。這個年頭,社會現實往往比無綫劇集,更加荒誕——走到街上,異人表演雜技(例如在火車上剪指甲);翻開報章,奇觀隨處可見(例子:三個字,不予置評)。起初你我或許會感到驚訝,久而久之便練成見怪不怪的好武功。那為何還有百五萬人收看這齣鬧劇?它跟一般街頭鬧劇又有何分別?這幾天一邊撫臉,一邊把短片看了幾遍(然後臉更加痛),我想這個問題,可以有三個答案。

影片瘋傳的三大原因

一、它誇張(甚至接近)失實——短片面世之初,不少人都曾經質疑它作假,甚至懷疑,這又是劇團為求宣傳的病毒式行銷手段。有疑問,全因劇情太誇:女主角中氣十足,言詞激動,「先扯後摑」的動作,恐怕連擅長將掌摑代入情節的無綫編劇也始料不及;男主角雙膝跪地,又痛哭流涕,十足央求父母買玩具不果的小孩……城市奇觀之所以引入入勝,全靠一個「奇」字,這場真人騷的橋段、動作、情緒通通反常,觀眾自然愛看。

二、它逾越界線——這場真人騷吸引,因為「反常」,但它反的是什麼常態?自小我們就被教育,置身公眾場所,必須行為檢點,遵照老師、家長以至社會訂下的一套守則,所以我們努力提醒自己,在巴士上不能高聲唱歌,在上司面前不能亂放暗箭,至於喝令仇人雙膝跪地痛哭認錯還繼續見風駛艃的行為,更斷不能在街頭上演……否則《半澤直樹》也不會如此盡得民心。「港女摑男友」這場鬧劇,超越常識,有違界線,絕對是社會學家口中的deviant behaviour。香港觀眾自小努力守規,偏偏對別人踩界落難,情有獨鍾。

三、它講男講女——公共空間出現偏差行為,自然引來敵視目光,但這對男女踩的界,卻不止於此。這個星期,主流報章熱中報道鬧劇進展,其中一篇報道以此開首:「男兒膝下有黃金,何况跪地被女摑」。這城市奇觀走紅的最大原因,在於片段出現性別易位。

對於兩性的行為、形象,社會大眾一直有所共識:男人聲大,成就要高,腰骨要直,膝頭永遠不可觸地;女人胸大,聲線高,生仔會痛,間中要跪地相夫教子……於是大家同意,男人當然不可(當眾)打女人,但更加不可以在眾目睽睽之下被女人打;女人可以治理男人,但關鍵時刻要懂退讓,知分寸,學扮蠢,絕不能動手動腳……好的,你或許會問,都什麼年代了,性別早已趨近平等吧?就算香港沒有默克爾,但我們有林鄭為庸碌高官高接低擋,演活政府保母一職……為何還要講性別定型?

性別是一塊大鐵板

繼續講,只因普羅百姓的腦袋之中,男與女,繼續是兩塊原封不動的鐵板。細讀短片留言,最常出現的一句,是「都唔知佢點做男人」;短片中的旁觀者則說,「個女人咁惡,偷食都應該」;媒體(再次)找來專家分析,指出「港女」公主病纏身,兇殘成性,是新時代的一種大殺傷力武器……放心,我不是要說,男人當眾跪下求饒是顛覆性別想像的好方法;又或者女人應該脫下高跟鞋,勤練掌摑神功,破除社會對於「賢妻良母」的刻板想像,不過,當我們要回應這場鬧劇的時候,又是否需要急於擁抱鐵板,並以之作為判斷兩人行為價值的重要指標?

不妨想像一下,假若這場鬧劇的性別角色互換,大眾的反應又會如何。男人打女人,注定天理不容,旁人肯定會盡早出手,阻止暴力,最後施暴男人會被痛罵,但肯定不會被恥笑;女人被男人打,一定我見猶憐,而且不會被稱為「軟飯王」,彷彿倚靠男人,是女人應分的,甚至是她們的幸運。

「軟飯王」就該打?

片段流傳之初,身邊不少朋友都同情「跪地男友」,但到翌日有報章起底,言之鑿鑿地表明男方「軟飯王」的身分,於是廣大觀眾,立即轉軚,補上一句「唔怪得之啦」。聽到這番話,再重溫片段,我的心始終有點刺痛——好的,就當這個男人是「早有前科」、「抵死」(但其實無人有資格去論斷),那究竟社會上有沒有其他男人,正面臨相近處境,卻被斷定是「抵死」?

突然想起了那集單元劇。丈夫之所以被妻子虐打,全因他收入不穩,又生性懦弱怕事;至於施虐者,則是事業女性,主導家庭經濟開支。在這個女性逐漸(在職場)抬頭的年代,究竟有多少家庭正發生着「港女掌摑跪地丈夫」一類的鬧劇?翻查社署資料,才曉得今年上半年虐待配偶的個案當中,有二百八十一宗的受害人是男性,而這類案件的受害人性別比例,則約為五一之比。如此看來,女虐男似乎仍非普遍現象,但考慮到男人礙於面子,往往嘗試做好男人本分,默不作聲,怯於求助,這個現象依然值得你我關心。

香港社會注定性別不公,但我們又不能否認,香港男人的臉頰,有時會痛。


刊於2013-10-13明報星期日生活.果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webpage tracking stats
PlayStation 2 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