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14, 2014

訪港視製作總監李志堅:不做新聞搞購物,Why not?

按圖觀看下一張

香港電視近日跟快餐店合作,於《警界線》內植入「點Jack」廣告,牽起熱潮。
不少觀眾特地登入網站,將劇集連廣告,一併重溫。
廣告人畢明觀察到相同現象,打趣說「看香港電視的人都變了態」。
也不難理解,香港人對港視期待已久,當然「汁到撈埋」,連廣告也不放過。
但較少人留意,港視開台主打的,除了「電視」,還有「購物」。
大半年前,王維基事先張揚,要開設一條24小時購物頻道,而劇集本來只是配菜。
頻道預計下月啟播,幕後團隊現時則每天製作直播節目Shopping Hero,替客戶宣傳商品。
結果廣告雜誌式的節目,引來少有的劣評。
有觀眾大叫沉悶,甚至說,「好似有點娘味」。

負責主管購物頻道的港視製作總監李志堅倒看得開。
「都係要一路試落去。壓力係有,但仍然有空間試。」
反覆強調「試」,大概因為他本人也在「試」。
幾個月前,李志堅的身分是香港電視新聞總監,主管新聞部。
豈料牌照告吹,新聞部門隨即解散,分道揚鑣。
做了二十年新聞的他,前路茫茫,本打算創業。
結果王維基一通電話,令他跟另一同事繼續留守,改做購物頻道。
「咪試吓囉!」

訪問約定在香港電視的辦公室進行。開始前,我們先走進錄影廠裏逛了一圈。由一般辦公室改裝而成的錄影廠,樓底不高,甚至頗有山寨廠的况味,但現時卻每天進行兩次直播,拍攝Shopping Hero節目。我們參觀的時候,工作人員正落力地試燈光,試位置,準備一小時後的節目綵排。踏出錄影廠,便是購物頻道創作團隊工作的辦公室。驟眼看來,都是年輕的臉孔。

要畀年輕同事試

過去幾個月,李志堅跟這班年輕人一同籌備購物頻道。頻道正式啟播前,先有每天共兩小時的購物節目,既試水溫,又讓幕後人員邊做邊試。「我們有一半同事都係九十後,唔畀佢試,咁好『抆』喎。」李志堅一臉認真,舉例解釋。「例如有產品是口服的,就要注意醫藥條例,唔可以隨便話預防癌症啦,唔可以話降低膽固醇,只能夠話『適合關注膽固醇人士服用』。」他說,許多新人沒有這種意識。「他們不一定會理,但寫完我們會犯法。所以要有trial run,這個階段壓力會有,但不算很擔心。」

總監唔急,觀眾急。購物節目推出後,坊間反應平平,有專欄作家甚至批評節目「有陣ATV味」。李志堅不諱言,節目既要顧及觀眾,又要向商戶交代,不是易事。「要做到個個party都話正,其實好難。當然有好多關心我們的朋友會話,『喂!做靚啲啦!有趣味性啲啦!多啲人睇啦!』出面朋友對我們期望好高。」面對批評,李志堅強調團隊會繼續嘗試。「畢竟這件事在香港無乜好好的reference,亞視有做過,但係咪好成功呢?又未見到。同埋從未試過咁大規模。」港視已聯絡三百三十間商戶合作,他日瀏覽購物頻道,貨品選擇將會超過十萬種。規模之大,香港少見。

話你知個餡其實係乜?

電視購物,在台灣、日本、韓國都頗為流行,偏偏在香港,卻是新鮮玩意。王維基年中公布大計後,許多人並不看好,認為香港的大商場遍地開張,顧客要購物本已很方便。李志堅坦言自己曾經同樣懷疑,只是後來到韓國做研究,看見人家的購物頻道,賣的貨品包羅萬有,表達方式百花齊放,才有所改觀。但放在香港,究竟可不可行?他以太太的日常生活作例,「佢係一個OL,平日八點收工,基本上無得行街,如果平日工作不開心,都無得買嘢發泄。如果個電視好似櫥窗咁,會唔會吸引到消費者呢?」但李志堅強調,他們不是要做一般的廣告雜誌,「除了拍件product,更要想想怎樣將它應用於日常生活的畫面,例如拍一些台灣式的微電影。」

呢啲叫責任消費

香港人工時長兼不快樂,已是常態。但早已成形的消費習慣,有可能改變嗎?李志堅認為,習慣一時三刻也許改不了,但香港人的消費態度,卻應扭轉﹕「譬如買個袋,你有無諗過佢點樣嚟?成個概念係點?用料係咪OK?如果消費者對件產品的故事認識多啲,我有理由相信佢買的時候會諗過度過,買返去理論上亦會用得耐啲。」他說,這叫責任消費。

話題轉到近日大熱的「點Jack」廣告,以及「變態」的港視觀眾。香港人向來對電視廣告沒太大感覺,甚至視之為「廁所位」、「生果位」。偏偏港視開台近一個月來,不少人破例高呼「廣告愈多愈好」。李志堅主理購物節目,廣告製作與他無關,但他作為觀眾,同樣興奮。「我記得開台當日,朝早起身,一睇到廣告就覺得『點解啲廣告咁好睇嘅?』」筆者笑他誇張,畢竟港視的廣告客戶,跟TVB其實差不多。「係係係!我平時都好憎睇廣告,但當日唔知點解……可能因為真是等咗好耐,等開台都等咗四年。睇到廣告,知道嗰個係收入來源,即係有人支持喎!」李志堅頓了一頓。「係一種……抑壓咗好耐的釋放。」

「其實都係嗰啲廣告,都係咩咩白咖啡。但好多人都話未睇過!」李志堅分析,觀眾反應異常,說到底不過出於對香港電視的偏愛。「你當係鋤強扶弱又好,當係抑過咗好耐又好……我們目標係做一個香港人的電視台,現在終於面世,(觀眾)當係捧場,當然連汁都撈埋。他們這幾年有跟住我哋的事態發展,支持我哋嗰種精神、香港精神的,應該唔會介意連廣告都睇埋。」

十年準備 被政府煞停

觀眾為港視開台雀躍,李志堅身為員工,前後在這裏工作近十年,感受理應更深。今年三月,港視推流動電視受阻,他跟新聞部同事一同被裁。現在回想,依然唏噓。「好正常啫,你諗吓,今年年頭諗住做嘅嘢,突然間無得做,你點會開心呢?當時老婆都話我,不事生產啦,無正職,行行企企。」他當時接受媒體訪問,直言自己作為新聞總監,要派解僱信給並肩作戰多年的同事,感覺像「割掉自己一塊肉」。

想過用「癲噹」報天氣

痛苦,只因本來滿腹大計。李志堅主理的電視新聞部,當年不乏新嘗試。他們試過跟漫畫家合作,以「癲噹」報天氣,也試過拋棄「數白欖」形式,另闢蹊徑,改以微電影、主題方式做年終的大事回顧。到今年年初,他除了巡迴各間大學,招攬新血,更密謀構思一支二十多人的偵查報道團隊。「整隊人不用做daily嘢,專注做古仔。當然依然電視台都有類似的報道,但無所謂,大家有資源咪去做多些有深度的報道囉!」他認為這是大勢所趨,「新一代唔會只係滿足於純粹報道。啲事我都知道啦,點解要睇你個台?他們只會願意花時間,接收一些有價值的資訊。」可惜牌照失落,計劃告吹,他改革電視新聞的夢想,始終落空。

如做新聞 要把關睇稿求證

李志堅在新聞行業打滾了超過二十年。九二年,他進入無綫新聞部實習,一年後畢業轉為正職,「因為當年有線開台,(無綫)走了不少人,好缺男記者,做啲粗重嘢。十個intern入面,只有我一個男仔,唔算最叻,但就請咗我。TVB係好好畀記者成長的地方,一路做,一路學到許多製作新聞的技巧、原則。」二十年過去,無綫新聞部金漆招牌早已墜下,李志堅也退下新聞崗位,毅然開發購物頻道。「做呢個位要把關、睇稿,做fact check,都好似以前做新聞,技巧有相通之處,都唔係咁難適應。」他微笑。

但畢竟在新聞行業埋首多年,這決定豈不艱難?李志堅依舊樂觀,「其實都無咩掙扎唔掙扎,我的事業第一個十年在TVB成長,第二個十年在這裏學做新聞,咁第三個十年,可以做什麼?我本來以為自己會做電視新聞,但無喎!咁做shopping channel會唔會係另一個挑戰呢?」年初新聞部解散後,李志堅本來想過創業,辦新聞媒體,在尋找投資者的過程中,卻處處碰壁。到五月左右,他接到王維基電話,邀請回巢做購物頻道。「佢打嚟,話呢個project其實都係創業啫,叫我用半日時間考慮。」他爽快答允。「可能因為我對香港電視這個平台,還有憧憬。咪試吓囉!」

少談執著 多講can-do

眼前的李志堅為人樂觀,甚至有點世故。訪問中,他少談堅持、執著,多講嘗試、變通、can-do。但言談之間,這位前新聞總監偶爾又會流露自己對新聞專業的眷戀。「有人話我(轉做shopping channel)是逃兵,我覺得唔係囉。」看得出,他仍然介懷。「鍾意新聞,係咪一定要做記者呢?最好當然自己落手做,但如果個際遇、環境有變化,咁作為香港人,是否應該要適應個變化呢?我覺得可以嘗試做唔同的project。」他如此解釋。

不脫離新聞 拍紀錄片

李志堅也在大專院校教書,任教電視新聞。年初開始離開新聞崗位,身為老師,他於心有愧。「唔能夠脫離太耐,教新聞要實戰同理論並重,唔可以停。」於是他開始在公餘時間拍紀錄片,主題是他最熟悉的「電視記者」。「好多人成日話佢哋片面報道,究竟係咪真係咁呢?心裏有個迷思。」紀錄片由年中開拍,直至佔領運動開始,題材突然大增。「原本只諗住拍二十分鐘,但依家估計拍到七八十分鐘,之後會考慮搵戲院放映。」提起這個side project,他一臉自豪。

探討兩代新聞人的鴻溝

紀錄片內容圍繞電視新聞記者,核心主題則是近期最流行的「世代矛盾」。李志堅說,雨傘運動固然與世代矛盾有關,但這套論述同樣能應用在電視記者身上。「拍的時候,咁啱發生無綫電視記者聯署事件,當中好多都係二十、三十世代,跟管理層那班四十、五十世代的人,明顯有唔同的價值取向,有衝突。」他舉例說明。「例如有些記者好支持個運動,咁點好呢?我哋嗰個年代係咁教嘛,如果你有參與個行動,有表態,咁就唔應該做採訪,要避嫌。但呢一代唔係咁諗,佢哋覺得做報道會中立、專業,其他時候可以為學生、為警察打氣。」兩代新聞人,間隔着鴻溝。

後記

揸機入佔領區 做訪問

但始終相同的,是對採訪的熱誠。為了拍攝紀錄片,李志堅親身上陣,揸機出入佔領區,跟行家們做訪問,他自言無官一身輕。「無咗新聞總監的身分,可以周圍搵人傾嘢影嘢,唔使尷尬。」他甚至為新嘗試而慶幸。「如果唔係無得做新聞台,就唔會做這件事啦。到時應該係指揮緊啲人去做,唔會自己落手落腳。所以際遇嘅嘢,有時好難講。」

客串《選戰》

撕去新聞總監的名牌,還換來亮相電視劇的機會。李志堅在《選戰》第二集客串一角,飾演富二代,身邊是資深演員駱應鈞。「既然無咗新聞總監的包袱,我平時又會睇電視劇,咁咪試囉。當然後果都要諗,不過就算之後做返新聞,咁新聞總監係咪唔可以拍劇集呢?又無講過呀。」說到尾,一切只因他熱中嘗試。「你可以好多嘢諗,然後諗完唔做。咁點解唔試吓呢?」由開發電視購物,到客串《選戰》,他從一而終。

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20141214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webpage tracking stats
PlayStation 2 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