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09, 2013

怎樣的時代 怎樣的眾聲喧嘩

6月1日晚,網誌平台Xanga宣布經營不善,急需轉型,7月15日之前若然未能籌足六萬美元經費,網站就會從此消失。在如常喧囂的facebook上瞥見這宗消息,我扼腕,嘆息。


那一夜,因為這宗消息,同代人嘆息連連,網上迴響處處。有人打鑼打鼓,呼籲「籌錢救Xanga」;有人急忙備份,保存青春尾巴;有人重回舊地,留下片言隻語……群情洶湧,因為這個平台,確曾是一代人的共同記憶——零零年代中期,好些中學生扔棄日記簿,開始寫網上日記,有時嘲弄同學,有時諷刺老師,樂不可支。後來熱潮擴張,青春少艾一邊寫自己的生活瑣事,一邊透過訂閱功能,查看朋友們的日記,留言回應……一個個社群,就此形成。

Xanga的快樂時代

後來的故事,眾所周知。零零年代後期,facebook興起,人人試玩,個個雀躍。比起Xanga,它更加好玩(社群擴大),更加好看(多圖少字),更加表現自我(有個人profile),於是你我辦好手續,集體移民,將facebook列為(人生)首頁,Xanga打入冷宮,視之為時移世易下的(又一件)淘汰品。

Xanga的衰落,絕非個別例子。這些年來,隨着社群分散、社交平台興起,類似的網誌平台,通通奄奄一息。留守的blogger,不是喃喃自語,就是要依賴新平台生存,再不然就是減少長篇大論,學習新規則,反應夠快,言論夠狠,圖夠精彩,藉此吸引目光,留住觀眾。媒體大師Marshall McLuhan說,不同媒體會孕育不同的信息內容,而不同的信息又會反過來模塑媒介使用者——這兩年我接觸的中學生,見圖興奮(最愛動畫),讀字頭痕(漫畫也太多字);他們堅持未閱讀先下定論,認同抒發個人觀感比傳統考試更加艱難……不同媒體平台的流行,孕育了不同種類的人,也模塑了不同的溝通方式。

「Xanga執笠,以後哪裏講心底話?」這個年頭,仍然留守故地的人,只屬少數(現時答應捐款的竟不足200人)。

他們堅持,除了因為那時代、那平台,值得依戀,更因為facebook以及這世代流行的溝通方式,至少有三大缺點,不得不防:一、唯我獨尊:新平台上,人人以「我」行先,少理他人;自己認同的觀點,盡情分享,大肆宣講;異議聲音,掩面不看,私自隱藏,結果個個以為自己是世界中心,人人堅持自己信仰的,便是真理。二、流於表面。新媒體信息流動速度快,是以長篇大論要避免,泛泛而談就最好。朋友以Like代替回應,以「唔好唔開心」代替仔細問候。新媒體世界,範圍甚廣,但層次極薄。三、長期斜視。這代人指頭動得愈來愈快,眼球長期跟不上,於是人人抄捷徑,見點不見線,見圖不見字,以訛傳訛的誤會,比比皆是。

facebook的噪音年代

可是你我明瞭,時代在變,平台在轉。要在網絡生存,只得被迫貪新忘舊,善用新玩意,摸索規則,掌握人情,然後繼續發聲,眾聲喧嘩。

這個星期,網上平台非常喧嘩。六四當晚,全身濕透,回到家中,發現網上討論沸沸揚揚——主張「罷去維園」的陳雲在facebook擱下狠話:「今年大雨淋邪神,出年五雷劈祭壇」,知識分子嘩然,群起反擊;翌日胡恩威又談低俗:「六四之後香港沉淪;自甘墮落;文化低俗化;社會運動吹水化」,這次輪到社運老將岑建勳回應:「我看不起你們的高尚」;兩日後李旺陽被殺一周年,陳雲再在facebook狠批左翼分子的悼念舉動:「你與李旺陽好親?」類似爭論,這一兩年在網上從不間斷,但這一次主流媒體加入戰團,詳細報道(甚至在頭版報章、電視新聞、時事節目出現),令爭論氣氛更加熾烈。

一直以來,香港的知識分子、文化人意見不合,互相開火,時有所聞。有人會在城市論壇扭作一團,互吐口水,比拼大聲;有人在主流媒體你言我語,鋪陳論點,互相攻伐。近年玩法,改為在facebook擱下狠話,或指桑罵槐,或明刀明槍;好事之徒cap圖作證,火速流傳,然後兩方繼續在各自山頭互相發功,隔空較勁。新時代,新平台,新的(鬧交)玩法。

唯我獨尊.流於表面.長期斜視


我跟許多香港人一樣,喜歡高聲討論(又名吵架),更喜歡袖手旁觀,看人吵架。然而最近這種由新媒體發起的討論(吵架)方式,卻是氣氛有餘,意義欠奉,因為新平台建構的空間,以至其引伸的討論,往往有三大缺點,不可不察:

一、唯我獨尊。網上世界,山頭雲集。盤踞不同山頭的意見領袖,各有讀者,各自發功。接着讀者們和應、支持,將信息在相關社群內輾轉相傳,最終山頭盟主自以為世界中心。各意見領袖當然有就別人異見發表立場,但相關言論結果往往又只在圈子內打轉,於是「自治派」以為鄧小樺嘲弄港人「民智未開」,「左膠」又以為陳雲呼籲港人別理六四。各方高人,聲大夾惡,卻活在平行線上,甚少交疊。

二、流於表面。於同一件事情,同一個人即使立場堅定,也可有不同說法。意見領袖發表偉論,同樣基於兩種論述,一種發自情緒,為搶眼球,率性而行;一種思前想後,盤點總結,有理有據。要在新媒體平台生存,就要快、狠、準,於是意見領袖們的情感論述被放到最大,理性論述卻被擱在一旁。隔岸觀火的網民固然會抄捷徑,將「精華」反覆傳誦;主流傳媒同樣有市場考慮,要將故事講得易明,於是照樣將意見領袖們的長篇大論,大幅濃縮,甚至置之不理。

三、長期斜視。這種網上意氣之爭,信息理據來去迅速,於是人人慣性斜視,見論點不見論據,見惡搞圖不見論說文字。甚至連參與論戰的意見領袖,同樣執着小處,懶理全局,弄得稻草人四處,亂箭滿天飛。這場球賽,場面熱鬧,戰勢緊湊;球員、領隊汗如雨下,左右狂奔,但激戰連場,球員跟觀眾最終才發現,原來皮球還在場外,原封不動。

當然時代在變,平台在轉。這不是說,各大網上高手應該回歸基本,拿起紙筆,飛鴿筆戰,又甚至握手擁抱,言歸於好。不同媒體孕育不同形式的討論,新媒體既然信息雜亂,社群四散,只許閃光,不容長期曝光,那主流媒體更應把好關卡,構建平台,將各門論述,完整呈現;將各意見領袖拉到前台,互探虛實,互吐口水。

香港人向來聒噪多話,我們不介意眾聲喧嘩,但介意喧嘩過後,只剩噪音。


刊於2013-06-09明報星期日生活.果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webpage tracking stats
PlayStation 2 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