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ugust 16, 2015

怎麼砸破信任才是勝利

不是危言聳聽,這段日子活在香港,確有「地球很危險」的感覺——扭開水龍頭,我們怕眼前食水「鉛鉛不絕」;接到陌生來電,我們怕話筒的另一端不是政府權威,而是狡猾騙徒;走在林蔭大道,我們既怕大樹塌下壓傷途人,但更怕的,是這些植根多年的好鄰居,會在一夜間被突擊斬首……這些「危險」,有的關乎身家性命財產,也有的牽涉無以名狀的感覺。細碎的感覺,也是香港人安居樂業的基礎。

風險處處,危機四伏,那怎麼辦?香港人本來喜歡講個「信」字。

港人本來喜歡講個信字


這個「信」字,根據心理學家的說法,是一件奇妙的東西。從來沒有正常人會對素未謀面的陌生人毫無保留,奉上信任。人與人之間的「信」,跟關係、身分、經驗,息息相關。對相處日久的家人,我們可以攤開雙手,徹底信任;但對電視上的謝賢和曾江,香港人怎也不敢盡信——因為我們不信「藝人」會在鏡頭前展露真性情,更不信「藝人」的舉手投足,可以跟宣傳無關。

有的身分(如「藝人」),會令香港人信任盡失;但也有的身分,永遠令市民大眾充滿好感,例如「專家」。雖然這些專家,百姓大多素不相識,然而基於他們的學歷、專業、銜頭,大家自然奉上真心,付出信任,從而填補資訊的縫隙——於是,世界上有幾百樣人,我們只信醫生一個;於是談起樹木生長,在榕樹頭擺檔多年的阿伯,怎也及不上「樹博士」詹志勇的一句話。這份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令我們知道哪些水可以飲、哪些樹底可以行,什麼人比什麼(藝)人的話更值得留心。

但這也不是「信」字的全部。社會學家說,「信」除了建基於人與人之間,也存在於人與社會機構之間。一個人可以相信學校,相信政府,相信警隊,甚至相信中聯辦。大家所信的,不是這些機構裏的特定對象( 例如梁振英和張曉明),而是機構背後象徵的權威和合法性。香港人相信政府部門為人民服務,於是稅局來信,我們二話不說填寫個人私隱;大眾相信銀行系統嚴謹,因此願意將半生心血擺放其中……近日流行的騙案中,受害人之所以上當,也正因為這份對機構對權威的信任。

涉及「中聯辦」、「內地官員」的騙案,卻是鏡子的另一面——平民百姓被騙倒,當然不因為真心信服大陸權威,而是相信在這班人的處事手法中,金錢可以解決一切問題;他們心裏相信的,不是神州大地的法治制度,而是天朝中國制度失效。

信任來自制度

而這正正是中港之別。呂大樂曾經說過,市民天生不相信政府,是很正常的事。但正正因為大家的不信任,現代社會的政府才有需要想盡辦法,建立規章,設定制度,令擁有權力的機構以至大權在握的官員,也要跟隨程序,妥當辦事;天生多疑的平民百姓才能因此放下戒心,安居樂業。很明顯, 「信」理應是一個過程。

過去幾十年來,香港人攜手見證這個過程。由七十年代開始,香港社會逐漸建立起一套大家賴以自豪的程序和制度。今天看來,這套秩序有的確實夾雜過多神話的味道,但不能否認的是,它確實令香港大眾逐漸懂得講個「信」字——就算大家不信任政府,但起碼可以對健全的制度,投下信任一票。

譬如說,我們從何時開始相信警隊?就算在街上與警員狹路相逢,也不會雙膝狂震?是在廉政公署成立、有獨立制度監察警隊運作以後。又例如,由港英時代開始,政府開始構築諮詢制度,成立專家小組,設立一個又一個委員會,最表面的原因也是令市民覺得有人代表自己發聲,因而信任政府施政。

雖然民調顯示,香港人對政府的信任程度過去二十年來一直浮動(近期更徘徊谷底),但至少在日常生活的起居飲食上,這個「信」字,確令我們度過不少危機,甚至很自然地,對埋藏身邊的種種風險(如鉛水、地溝油)無知無覺。

只是這個「信」字,近年逐漸消失。活在香港,我們開始分不清楚什麼值得相信,什麼不——政府部門聲稱食水安全,但政黨說不,那怎麼辦?於是我身邊有不少朋友開始自行驗水,求個安心;路政署、土力工程署對榕樹石牆各執一詞,誰更有理?樹博士說樹木健康,但樹木辦卻堅持要斬樹,那我們身邊的大樹此後怎辦?於是網上開始出現「民間樹木辦」群組,學效波士頓的Adopt a Tree 活動,民間自發,監察政府會否對古樹無故動起手腳。

沒有信任的社會才最危險

要建立信任,是一個經年累月的歷程;但要摧毁信任,卻可以是一夜之間的事。這些年來,香港大眾好不容易建立起對平民,對專家,對政府,對制度的信任;但隨着制度起了裂痕(例如斬樹決定不用諮詢區議會,更毋須知會專家),這份得來不易的「信」,也在日漸崩壞。

當然樂觀的人會說,這沒所謂呀,若政府不可信,反而能興起公民社會的自發關注,唱起葉倩文名曲《信自己》,也未嘗不是好事。但身為香港人,我們不能不思考的是,若長此下去,假若有天香港不幸像天津那樣發生大爆炸,我們又能夠相信誰?死傷的究竟有多少?留在現場呼吸安不安全?今後消防員的救火技巧仍可信嗎?如果不能從政府機關找到可信的答案,我們將會非常手足無措。

因為沒有信任的社會,恐怕才最危險。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webpage tracking stats
PlayStation 2 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