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09, 2012

誠品之前

逛書店是我生命的一大部分,尤其是去年開始在雜誌寫書介的生涯後,這習慣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大部分人逛書店,目的是看書、買書,而我逛的時候,留意的卻是:這個月有什麼新書推出;書擺放的位置有沒改變,甚至是讀者們究竟會拿起什麼書。由三聯、商務、中華到Kubrick、序言、樂文、開益……每月準會到時到候拜會幾遍。於是友人說,其實你個人,都幾悶。對此,我直認不諱。

這個暑假,有點特別。因為找不到理由,所以沒去書展。要買書,寧願去旺角樓上,照價八折,還不用擠。要打書釘,寧願找個下午,往油麻地中華總店二樓,找偏靜的角落,坐下來,靜悄悄地讀。是的,除了那個可以動用so-called傳媒身份,穿梭於排隊人潮中間俯視眾生的虛榮心外,我找不到別個逛書展的理由。

至於千呼萬喚始出來的誠品,又是另一回事。誠品進駐這城,傳聞已久。剛聞樓梯響的時候,我跟友人說,還是別期望太高,旨意一家書店能夠扭轉這座城市的文化風氣。這是不可能的。悲觀,因為認為這城市的人不看書。準確點說,是不會持續地讀書。每遇上什麼熱潮(不出電影原著、名人推介等幾個原因),許多人都會買書,都會揭書。但熱潮一過,又回復原狀。書店的熱鬧角落又只剩下旅遊天書一個。是有點偏激但我還得這樣說,現在沒多少人在看書了。捫心自問,上一次你不為什麼目的而讀完整本書,是多久之前了?我常逛書店,買書自然也不少。結果順理成章的,許多書本被翻了一章半章,就被擱在書架上淪為飾物背景。書架的書由一排變成前後兩排,再由兩排變成書頂空隙也塞滿橫放的書。然而真正讀得完的,還不到三分之一,更甭提堆疊成塔的各式各樣雜誌了。

多少次我靜下來想思考一下大部分人不太愛書的原因,但依舊沒有清晰一致的結論。原因可以有很多——工時太長回家後已沒有精力讀,上下班途中交通工具又擠得連喘息空間也沒有;樓價高企,吋金呎土,買書甚至書架成本其實甚高;本地出版書籍類型不足,貼近港人口味的書並不算多,要讀,自然難……每一個都是原因,但同時每一個也是藉口。誠品進駐,以上藉口會否隨之消失無形?心照。

那為何期待誠品?許多人的說法是,誠品可以豐富香港的文化氛圍。舉例說,書店會通宵營業,會辦展覽(首炮是香港作家十人展),會搞Live Show(周末有徐佳瑩、盧凱彤、林一峰),會有一連串的名人講座(深夜書堂由馬家輝主持,邀請彭浩翔、麥家碧等對談)……乍看來,文化土壤生機處處。還有人說,誠品文具、家品精緻,多一個購物好去處,也不錯。這些說法都有道理。只是以上所有,其實已於「前誠品年代」的我城發生,只是大家不放在眼內而已。不是刻意的潑冷水,我只是盡量避免自己過份地樂觀,過份地懷抱希望。眾所周知,希望越大,失望只會越大。誠品不是文化局,更重要的是,2012年香港不單有誠品開張,更有許曉暉先生的文化局開張。

既然如此,不如別將誠品放大,置於與文化局同列的層次。作為讀者,我倒期望,誠品能把台灣書店出售的書籍、雜誌、唱片(小白兔!)等等,都原封不動地搬到銅鑼灣。若是如此,對香港人來說已很不錯。

誠品明天下午試業,我心情緊張。同事笑言,這個月也不應到訪,水泄不通的情況在H&M、A&F、P&K、X&X等店登陸時已出現,這次恐怕只會更勝一籌。明天以後,香港又成為更國際化的城市——告訴我,還有什麼名牌沒有在香港開分店?還有什麼理由非得離開香港不行?起碼,由明天開始,以往前赴台灣的最堅實理由已消減一半。怕的只是像迪士尼樂園,明明從前在洛杉磯,在奧蘭多,在東京遊覽的時候都彷彿置身夢境,在香港重遊竟似惡夢一場?

誠懇地祝願,誠品廣告裡的「成為城市心靈的港口」會成為事實。不過,你我也早知,從市場學的角度來看,誠品最成功的,正是其文案。


刊於輔仁媒體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webpage tracking stats
PlayStation 2 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