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足一周》的 垃圾社會學
活地亞倫(Woody Allen)曾經批評美國電視: 「比華利山太清潔了,他們不丟垃圾,他們把垃圾倒進電視。」若批評香港電視,更加簡單:我們的電視節目,確確實實,產自將軍澳垃圾堆填區——看《爆足一周》,這種感覺,何其濃烈。
感覺相同的人,不在少數。節目播出以來,群情洶湧;惡評聲音,排山倒海。看到網民的大力鞭撻,我開懷。落井下石的原因簡單:月有陰晴圓缺,節目有高低雅俗。《爆足一周》,顧名思義,揭人隱私,小事化大,聒噪吵鬧。我記得,呂大樂跟同窗年輕時曾經組成「大眾文化行動組」,在佳藝電視門外,抗議成人節目《哈囉夜歸人》,教壞細路,敗壞風氣。我素來冒認知識分子,仰望社會學家,鄙視節目,理據十足。
結果三星期後,《爆足一周》宣告腰斬。聽到消息,我與網民,一同歡呼。歡呼過後,開始心虛。心虛,因為問題浮現——為什麼節目會被腰斬?一星期以來,網上議論紛紛,有網民大讚TVB 果斷英明,順從網民意願;又有人分析說,這種節目,無聊低俗,港人厭棄。這些答案,我不接受。
聽從民意, 腰斬節目?
去年《天與地》被捧為「神劇」,破格創新,超越時代;但遠離電腦熒幕,跳出輿論框架, 「神劇」收視,仍舊低迷,可見傳統觀眾,偏執依然。網民從不等同大眾,TVB 聽從網民民意,腰斬節目之說,未免自視過高。至於香港人厭棄低俗,聲討八卦的說法,更是匪夷所思:君不見鬧市報攤旁,總因路人掃視雜誌封面,移動緩慢,導致人頭湧湧。香港人愛好八卦,人所共知。
《爆足一周》腰斬,絕不簡單,因為腰斬節目,乃罕有之舉。翻查文化研究讀物,原來數十年來,如斯案例,寥寥可數。最著名的例子,莫過於1980 年無綫劇集《輪流傳》。這齣原定80 集的長篇劇群星雲集,卻因收視不濟,播映至第22 集,便告腰斬。曾經風靡的長篇劇種,於電視史上從此告一段落。當時有評論指,《輪》劇內容牽涉太廣,介紹過多,節奏太慢,觀眾不喜歡。林奕華則說過,《輪》呈現女性地位轉變、語言的衰落,意識相當前衛。將兩者拼湊,《輪流傳》被腰斬的時代背景,有迹可尋。
多年以來的電視節目,口碑差劣、收視欠佳者,多如繁星,但實質被斬的,不出五部。由此可見,要被腰斬,節目本身固然有「過人」之處,但扮演更重要角色的,是社會氣候、群眾行為。換社會學家的口脗說,只要挖掘被腰斬節目的形式、內容價值、符號含義,推敲腰斬原因,當時當刻的觀眾心跳、社會風氣,自然無所遁形。腰斬節目的死因調查,是社會學習作。
反映社會, 折射時代
《爆足一周》之死,反映社會,折射時代。
有一門派的文化學者主張,觀眾不單被動接收資訊,同時主動以心理需要來選擇訊息內容。查小欣之前的商台節目《茶煲裡的查篤撐》之所以廣受歡迎,正因其播放時段,在早上——家庭主婦一邊處理家頭細務,一邊收聽明星瑣事,午飯時段,又或買餸時候,就能以此作為話題,三五成群,起哄聊天。至於《爆足一周》,周日晚上播映,觀眾看完,就得上牀休息,翌日起牀,又被別的資訊衝擊。結果,節目「爆」的料,觀眾都用不了。既用不了,收看意欲,就會低落。沒錯,香港人是八卦,但八卦,要講時機。
時機適合,也不保證什麼。傳播理論大師Marshall McLuhan 說過,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傳播媒介、節目內容與觀眾之間的關係,決定一切。《爆足一周》的內容,原意是參考八卦雜誌編輯室的會議。開會,當然缺乏畫面。是以,我們只看見幾個人在熒幕裏反覆談話、忖度、嬉笑。
這種形式,放諸電台,或許生效,但在電視熒幕出現,觀眾難以接受。許多年前,外國家庭流行肥皂劇,由家庭用品商號贊助,專供婦女欣賞。劇集多於白日播映,並以對白帶動劇情,讓主婦做家務時,或耳聽故事發展,或偶爾分神一瞄熒幕,便足以獲取應得娛樂。節目形式主導觀眾取向,將肥皂劇與《爆足一周》對比,我們自會發現後者弊端:為何我們要安坐沙發,看人家開會,談着漫無邊際的閒話?
八卦愈深入, 愈吸引你或者會問,《最佳男主角》同為清談節目,亦於晚上播映,兩者迴響,為何天淵之別?那是因為這些年來,香港人的八卦需求,愈發深入。對於港聞,如長津、半自由行,大部分人,無意深究。娛樂新聞,卻是相反,愈深入,愈吸引。這也是《最》奪目之處——著名影星,放開懷抱,談論往事,揭露隱秘。電視機前的觀眾看得開懷,因為言談之間,我們抓住了巨星的個性。節目完結,類似「原來黃秋生好有料」的評價,不絕於耳。看《爆足一周》,我們獲得了資訊,卻帶不走觀感。這個年頭,香港人對明星,對媒體,要求愈來愈高。流言、緋聞、澄清,都沒有意思;吸引眼球的新關鍵,在於「矛盾」、「個性」與「故事」。
最大弊病, 在於一周
最後一點,更能突顯時代。《爆足一周》的最大弊病,在於「一周」。香港人八卦,除了要有用、深入、一矢中的,更要快。這個年頭,娛樂新聞,無時無刻,處處可見。這一代人,擦擦微博,翻翻即時新聞,瞥瞥facebook,藝人資訊,盡收眼底。更重要是,在網上平台,眾人留言,只要有節有理,人人都是opinion leader。
既然如此,還有誰要靠電視機裏的幾個「專家」,咀嚼資訊、反覆推敲,得出結論?
《爆足一周》是否垃圾?很可能是。然而,在這堆填區產品身上,我們窺見了社會。
thanks for share........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