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24, 2012

颱風下

打風的時候,總會想起劉以鬯的一篇微型小說,《颱風》。裡面描寫的是 60 年代香港打風的情況 —— 比較富裕的,都在聚集一起打牌,又或是急急忙忙地看戲。主角陳先生一家住木屋區,打風的時候,不能再留在那兒,只得往市區投靠表哥。表哥當時正在招呼客人打麻將,就把陳先生一家拒諸門外。陳先生一家唯有下樓,在舊樓的梯間暫避。風球高懸,由七號,變成九號,未幾,九號又變成十號。陳先生幾次上樓央求表哥讓他們暫留,都不果。整家人只得呆站在梯間,抵著不時竄進來的狂風,凝視前面的凌亂街景,不住的祈求 — 既求風快停止,又求自己的家別完全摧毀。故事以小女兒的一句提問作結:「爸爸,我們幾時可以上樓?」讀者心酸。

好的小說,應該能夠跨越時代。整整五十年後,世界依然。颱風來了,先嚷著為何不讓自己提早下班,後罵天文台為何不早早掛八號。回到家整頓好,不是再出去看戲,便是守在電腦前不住報道颱風實況,人人都是記者,
是以也為風雨中的汪溟曦感到一絲不值。夜了,繼續在螢幕前摩拳擦掌,一邊分享家裡風聲轟轟,一邊埋怨李氏力場怎樣剝削打工仔,心裡卻默默祈求,颱風再靠近一點,走北一點,一點就好。是的,我們都好自私。是的,我在跟自己,也跟每一個在讀著這段文字的你說,我們都是很自私的人。

五十年不變啊。六十年代有人未上樓,在梯間瑟縮。然後這個年頭,還有許多露宿者在街頭。在深水埗,在油麻地。今天上班的時候,你看到許多抑掉的樹枝,看到許多傾倒的樹木,你感慨,感慨到非掏出手機拍下兩秒後立刻上載不可。有些無家者,昨夜就是這樣受風吹雨打。你或者問,為何他們不往避避呢,是不是自作孽?

兩個月前,參加了突破書誌與一代人公社合辦的Human Library活動,探訪過一些無家者。有的住在棄置的行人天橋(如下圖所示),有的住在路邊轉角(上圖)。其中一個住在欽州街路邊的,叫毛哥。他住在這裡已經幾十年,基本上一切家當都在路邊。颱風來了,他可以走,但他的東西怎麼辦。二月的時候,有食環署職員,前來清場,他們真金白銀買來的東西,就這樣被充公。連鞋也不剩下一雙。於是從此,他們對於自己的財產家當,就更小心。十號風球的時候,你連忙 print screen 把天文台的 app 畫面 post 出來的時候,你心裡默禱明天千萬要繼續打風的時候,有一些露宿者,正在街角守候著,守候著自己的家當,守候著自己的,生命。

我們都是自私的人渣。是的,是的。
而可以做的,還有許多。

Monday, July 09, 2012

讀書計劃

這是我的打算 — 兩個星期讀完一本,一年至少讀完二十本文學名著。

***

初夏某夜,獨自在油麻地中華書店蹓躂。在上層漫無目的地亂逛,踱到翻譯小說的書架前面,目光在書架的每一行遊走。尤其是那些,文學名著。那些顯赫的名字我都懂得。我的意思是,這些名字我都聽聞過。但是那些書,我沒曾碰過。

蕭伯納王爾德但丁莎士比亞馬奎斯小仲馬
伊索屠格涅夫狄更斯歐威爾艾可卡爾維諾

我得再重覆一遍:我從來不是一個讀許多書的人。即便現在每月在寫介紹書籍的欄目,但手頭在讀的書,始終不多。讀書的原因有許多,不讀的原因卻只有一個。生活逼人啊。多漂亮的一記,謊言。現在對書稍感興趣仍不多讀,可想而之,從前的自己讀書就更少。小學時代,可很喜歡讀那些新雅出版的世界名著之旅。紫色的一千零一夜。藍色的三國演義。橙色的西遊記。都愛讀。只是那些所謂名著之旅的旅程總是短暫一如我們長大後去過的每一次旅行。於是我也一直無法從中讀到什麼。許多人踏入中學以後開始大量閱讀。別人讀紅樓夢而我則在讀三國……志。後面總拖著一個數字的那種,三國志。每年讀書獎勵計劃的讀書報告我都用慣常的技倆蒙混過關 — 起初是把封底的文字謄抄一遍,後來熟能生巧了,便懂得增刪一絲,在撰寫好些不大知名的書本報告時甚至還會杜撰故事橋段,胡扯一番。文藝青年推崇的百年孤寂和動物農莊,又或是其他種種,我都是後知後覺的聽過其名字,爾後又自顧自的回到那個深不見底的井,簡稱深井,當一隻幸福的蛙。

站在書架面前我無法按捺自己的羞愧,以及悔疚。我不停質問自己說假如我十年前已經有在讀這些小說我的人生會否有所不同?當然,答案可能是毫無分別,甚至是這些所謂文學名著只會把我引進一段更蜿蜒曲折的下坡路,但我依然沒法從中得到半點安慰釋然的幻覺。

下一瞬間我開始想,假如,我沒讀過這些深深影響世界的名著,我的人生是否會有所遺憾。當前人留下了如此多的智慧結晶,如果我就此錯失甚至視若無睹的話,又是否太浪費?

肯定是。


於是我回家,立時搜尋了一些西方文學名著清單,挑了比較家傳戶曉的那一些,然後準備開始我的閱讀計劃 — 兩個星期讀完一本,一年至少讀完二十本重要名著。


清單如下:


簡愛
老人與海
魯濱遜飄流記
戰爭與和平
一千零一夜
哈姆雷特
格理弗遊記
傲慢與偏見
小王子
齊瓦哥醫生
愛麗絲漫遊奇境
咆哮山莊
茶花女
雙城記
塊肉餘生錄
綠野仙蹤
基度山恩仇記
愛的教育
小婦人
唐吉訶德
罪與罰
少年維特的煩惱
紅與黑
神曲
包法利夫人
浮士德
悲慘世界
麥田捕手
烏托邦
動物農莊
百年孤寂
美麗新世界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變形記 : 卡夫卡短篇小說集
父與子
復活
尤利西斯
追憶似水年華
一九八四
卡拉馬左夫兄弟們
奧德賽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審判
巴黎聖母院
蘇菲的世界
異鄉人
瘟疫
盲目
大亨小傳

一連串書目,看似熟悉,實質,陌生得很。打鐵趁熱,用最短時間,找來 Salinger 的 The Catcher in the Rye(麥田捕手),開始閱讀。


這不是一個可以怎樣發展的 Project。它充其量只是我的讀書獎勵計劃 — 從前獎勵的,是猶如爛紙的獎狀,現在獎勵的,我期望,是難以忘懷的體會與刺激。

如果你也有興趣,歡迎一同讀啊。

Sunday, July 01, 2012

讓這城市寫下去——《書寫的人》

《書寫的人》

編輯:字花
出版: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香港)


翻掠著《書寫的人》的素白書頁,內心翻騰,百感交集,原因無他的,只因此書其實乃香港文學圈子的寫照。如果要理解香港文學近年的狀況,翻開這本以“一幅由《字花》迸發放射的另類文學地圖”,準錯不了。

香港文壇之奇異,光看此書書名便見一二——《書寫的人》,如果換作兩岸三地別的城市​​出版一本作家訪談集,大概都不會彆扭的以此為名。然而,這種怪異的命名狀態,卻貼切地反映身處香港這座“亞洲國際都會”,寫作人的尷尬處境。在香港,甚少人會以“作家”自居,更多的以“寫作人”、“文字工作者”、“撰稿人”自稱。歸根究柢,或許有兩種面向的原因。首先、在香港的嚴竣大環境下,鮮有人能單純以寫書維生,這些“作家”需要從事出版、教育等不同類型的工作以補貼寫書的微薄收入,“作家”之名因而被沖淡了。第二個原因,是對於“作家”一字的想像差異。年青作家謝曉虹就曾說過,自己以“寫作人”自居,是因為“似乎責任小一些”。與國內的作者相比,這可算是香港文學人的特色——寫字的,在這裡都傾向縮小自己的存在。這並不是說,他們不相信文學擁有改變社會的力量,只是,他們更相信這種責任,更應由整個文學圈子來承擔。就“作家”與“書寫的人”的對立爭議,本書編者則提出了另一種見解:“'作家'是一個被外界建構出來的公共概念,而'書寫的人'則絕對自足。”在這序言的詮釋下,我們就明白此書存在的意義——這群在這年代落力筆耕的人究竟有著怎樣的思考?

事實上,《書寫的人》本為香港文學雜誌《字花》的長籌欄目,每期邀請不同的“書寫的人”與編輯隔著乾澀冷漠的互聯網筆談,暢論文學,以至生活。結果積累下來,儼然構成一個瑰異的文學風景。訪談者包括香港文學的旗幟人物董啟章、王貽興、朗天、韓麗珠、李維怡、袁兆昌、鄧小樺等,確切地反映香港文學現流之餘,書中亦收錄了幾名來自兩岸的華文作家的訪談,如駒以軍、張大春、孟浪,為這文學地圖補上重要一筆。

讀《書寫的人》,可知香港作者的生存狀態:詩人關夢南說,自己從未擁有一張書桌,他的詩幾乎都在上下班時間的交通工具上完成:“那是真正空間,屬於我的時間。在公司,我把時間賣給了老闆,在家庭,我要幫手做家務。”寫作在香港,如藤蔓般生長於生活的隙縫。類似的掙扎,在年輕作家身上同樣屢見不鮮。例如陳志華就道出“自由寫作人”身份的荒謬:“現在雖自稱自由寫作人,但其實這種生活模式也不見得很自由。寫作與維生之間,存在著根本的矛盾。這或許成為謝曉虹投身學院的原因:“學術論文規範化的語調或寫作程序也時時讓我感到那是鑲嵌自己的過程。但我暫時無法擺脫這種生活,當freelance時的為了生活費而焦慮的心情是至今仍記得的。 ”至於早幾年毅然踏足娛樂圈王貽興,則反過來的指出,外界的紛擾,讓他寫作時更加清澄專注:“我的工作有時候需要乾一些不太文學性的文字工作,例如編劇甚麼的,因為那是群體活動,牽涉商業計算,要妥協的地方很多,因此為了保持心態平衡我關起門來寫的時候就更加義無反顧。 ”年輕​​作家的告白,既勾勒了香港寫作人需要面對的掙扎,又點出了他們的不懈堅持——沒錯他們為了生計,不得不從事別的工作,不論是為財務公司拍攝電視廣告,抑或走進學院教導新生,但他們心裡都有一份偏執,竭力在繁忙生活闢出空間,栽種文字之花。

“成為書寫的人的唯一條件,就是一個人長期維持著如湧的書寫衝動,然後在適當時候付諸實行。”編者在序言中如此為書寫行為定義。在這座城市,要持續地書寫,又或成為“書寫的人”,似乎需要更大的勇氣,以及堅毅。 《書寫的人》向我們展示的,恰恰就是這樣的人。他們不單是作家,是文字工作者,更是對於文字、對於書寫的最偏執者。董啟章的長髮,似乎是這份偏執的一種象徵:“(留長髮代表)從此不再做'正經'事,即是再不會找一份需要我剪去長發的工作。”

沒錯,書寫與長髮 ,都是告別“正常”的一種“儀式”。



刊於《明日風尚MING》2012-07

 

webpage tracking stats
PlayStation 2 Game